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和中下气白扁豆

白露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端,正值夏、秋转折关头,暑气渐消,冷空气日趋活跃,夜间气温骤降,露如霜白,故名。白扁豆果实在白露后繁衍更盛。正如清代黄树谷《咏扁豆羹》所言:“伏日炎风减,秋晨露气凉;连朝憧仆善,采摘报盈筐。”白扁豆其花白,果实亦白,呈扁椭圆或扁卵圆形,长0.8~1.2厘米,宽0.6~0.9厘米,厚0.4~0.7厘米,平滑,略有光泽,质坚硬,边缘藏芽之处隆起半月样种阜,其形如眉,格外洁白。
白扁豆得秋金寒凉肃降之气甚多,其性向下,结子多,归肾经,甘温腥香,色淡白而微黄,为“脾之谷”,可调脾暖胃益肾,能消暑除湿,专治中宫之病,土强湿去,正气自旺。白扁豆贯连土、金、水三脏,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称其为和中下气之品,即出而降、降而入、入复升、升复出,五行均等,气机运转不竭之意。
脾喜甘,苦湿而悦燥,好利而恶滞,得香能舒。白扁豆性温、味甘,秉气之芬芳,故能于脾有益,脾土既实,则水道自通。清代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指出:白扁豆尤能和中,可安胎,除霍乱吐逆,解河豚酒毒,善治暑气。佐参、茯、二术,止泻如神,但味轻气薄,单取无功,须同补气之药相伍共用为佳。大凡妇人不受孕者,多半由于任、督二脉所伤,白扁豆属缠绕藤类植物,善入任、督之路,又归脾、胃二经,配人参、白术,使诸经彼此调和,而子宫胞胎自易容物。
治心脾肠热、口舌干燥生疮:炒白扁豆、炒蒺藜子各60克,上二味,捣粗末,每服15克,水煎去滓,日三服,不拘时。治霍乱:白扁豆、香薷各等份,水煮取汁分服。治疖肿:取鲜白扁豆适量,加冬蜜少许,一同捣烂敷患处。
取四君子汤加白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成方参苓白术散,主治脾胃虚弱、中满痞噎、食少便溏、肠鸣泄泻、肢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水滑、脉虚缓,久服能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以辟邪,兼有渗湿行气、保肺的功效,是治疗脾虚湿盛的常用方剂。脾悦甘,取人参、白扁豆、甘草,味之甘者;土喜燥,得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甘而微燥者;心生脾,用莲子肉益心;土恶水,以山药治肾;砂仁辛香,可开胃醒脾;桔梗苦甘入肺,为诸药之舟楫,能通天气于地道,气得升降而益和,则无痞塞之患。
《本草经疏》曰:“弘景云,扁豆患寒热者不可食。盖指伤寒寒热,外邪方炽,不可用此补益之物耳。如脾胃虚及伤食劳倦发寒热者,不忌。”(曹俣)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639.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2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5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