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慢性脾胃病用中医来调理

  余临床40余载,对妇科病的治疗,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皆赖以养”。调脾胃可培补人体正气,补益人体元气。认为诸病皆从脾胃而生。治病也总以调理脾胃为本,治脾又当分析而论。脾阳不足,胃有虚寒,一脏一腑皆宜于温阳升运。脾阴不足,胃有虚火,则当柔润养阴。脾气下陷宜升,胃气上逆宜降。寒湿宜苦温燥湿,湿热宜清热祛湿。凉燥宜温润,温燥宜清滋。虚实寒热,升降燥湿,均宜辨证。纠其偏,救其弊,燮理阴阳,使归于平缓,是治本。脾胃之本健旺,滋灌脏腑百骸,诸症易除。肝强脾弱,舍肝救脾,心血不足,补脾生血。肺气不足,补土生金,肾病犯脾,脾虚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故调脾胃可安五脏。

  临证时调脾胃选方用药应以轻灵为贵,切记妄施破气耗散与滋腻呆补之品。轻灵则是轻快灵活之意。处方用药补而不滞,温而不燥。可从四个方面展显。一则不取峻补,峻补则恐壅滞有碍吸收,临床很难起到益脾扶正之效,且难以鼓舞阳气以去邪外达。二则不取温燥,脾虚用温燥之品,固然能理脾燥湿,但有恐燥之过度,而伤及胃阴。正如叶天士所谓“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故治疗脾胃病,燥脾湿,不可忘记护胃阴。三则补脾不忘理气,甘温益脾,甘平养胃,乃调理脾胃之常法。但用药应注意补而不滞。处方用药每于大剂补药中加入芳香醒脾理气之品,以作引导,更有助于药力的运化吸收。四则用药剂量不求过重。治病者,在于补偏求弊,调和阴阳。当正气尚未陷入极度虚弱之境地或邪实尚未积结到深重程度时,遣方用药剂量不必过大,药过病所,则反伤正气。只有配合得宜,君、臣、佐、使应用得法,不难以少胜多,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对于慢性脾胃病,则以丸药调理,以适应脾胃运化。临床上若慢性久病患者,常需连续服药,服汤药日久,给患者带来不便,且多次变换处方,也难以掌握病机,难以做到“效不更方”的守则。服久而不变换处方,又易动摇患者的治疗信心。故此常配丸药治疗。古人认为,“汤者荡也”,“丸者缓也”。病急可服汤药,病缓则用丸药。丸药利于调和脏腑。有医者云:“慢病慢治,如灌花,如溉木,当假以时日也。急病急治,如救焚,如救溺,稍纵即逝也。”治病之药,多通过脾胃运化而发挥作用。药物治病,药激发人体正气,促进生机以排除病邪,平衡阴阳。若药物过量,对脾胃运化也是不利的。

  特别是当病人进入病危之时,有时用药没有反应,甚至不能吸收,原因是药物代替不了人体功能。即便是营养物,还有能否吸收的问题。故对于慢性病,特别是脾胃病,初诊、复诊一、二次后,就按原方加减,配制成丸药,让病人坚持每日按时服药。丸药连服,疗效不弱于汤药。若药物配伍得当,对脾胃运化和发挥药效,都是很有利的。同时丸药费用低廉,又可节省药材。患者耐服久服,实乃治疗慢性病之有效途径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62894.html

相关推荐

瘾疹中药验方

陈某,男,16岁。2010年10月8日初诊。述其全身起扁平疙瘩,瘙痒,随起随消,反复发作年余。每遇阴雨天发作较多,发时伴腹痛、呕吐、泄泻,经用西药(抗组胺药,止...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97

疏土汤治疗因脾胃气郁所致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如呕清水,或泻利暴注,以致两足两跗肿,渐渐身亦重大。疏土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疏土汤的秘方制作方法,疏土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因脾胃气郁所致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如呕清水,或泻利暴注,以致两足两跗肿,渐渐...

VIP秘方 2025-09-10 0 725

如何让孩子远离白血病

白血病又名血癌,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占整个儿童肿瘤发生率的33%-36%,居儿童肿瘤首位。近年来,儿童白血病呈增长的趋势,这不得不给父母们敲...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14

潘树和运用焦膜理论治咳嗽经验

潘树和是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业医五十余载,平生坚持“学不可以已”,拜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伤寒名家姚梅龄为师,姚梅龄认...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20

医官汪正断案传奇

明朝天启年间,泗水县有一任县官,姓汪名正,祖传中医。汪正到任后,不辍旧业,人们尊称他为“医官”。一日晚,堂鼓突然被击得震天响,惊动了三班...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9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