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肝脾不和乃肝胆疾病累积肠胃所致

  所谓肝脾不和乃肝胆疾病累积肠胃所致,它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临床有肝郁脾虚、土虚木乘、肝木太过横逆而犯脾土等区别,具体而言,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等方都是此法的具体体现,也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方药。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伤寒学者,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四十余年,临证善于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并注重采集时方之精华,临床治病收效甚好,笔者有幸跟从成师学习,深受其谆谆教诲,现以肝脾不和为例,阐释其临床用药心得。

  谢某某,女,56岁,2013年3月20日初诊。主诉脘腹痞胀不适已三年,伴嗳气,失眠,大便偏干,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滑。

  处方:苍白术各10克,厚朴12克,法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苏叶梗各10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连翘15克,佛手10克,香橼10克,太子参15克,焦三仙各15克,大腹皮10克,代赭石20克(先煎),旋覆花10克(包煎),甘松10克,7剂,水煎,日分3次服。

  二诊:脘腹痞胀不适、嗳气、失眠均减轻,舌苔根部薄黄,脉细滑。守上方去甘松,加茯神15克,炒枣仁15克,怀牛膝15克,7剂。

  三诊:脘腹痞胀继减轻,但仍腰酸,舌脉同上。守上方去太子参,加虎杖15克,炒莱菔子30克,合欢花皮各15克,7剂。

  四诊:上症减轻,但仍嗳气,腰酸,舌脉同上。守上方去枣仁、合欢花皮,加黄柏10克,砂仁6克,甘草6克,竹茹12克,7剂。

  五诊:上症续减,但因感冒停药,舌淡红苔白,脉弦细。守上方去黄柏、竹茹、虎杖,加广木香6克,草豆蔻10克,郁金10克,甘松10克,7剂。因此病人病情较久,病情复杂,后继续根据病情加减辨证施治,均有好转。

  按  木土失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病机,其中肝胆脾胃的升降失运是关键。脾胃同居中焦,是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司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输布,脾主升清,胃主受纳,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肝主疏泄,调畅脾胃气机,肝气条达则脾升胃降,气机顺畅,病理状态下,肝失疏泄,脾胃失和,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就会出现腹胀、痞满、嗳气、脘痛等表现。“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故疏肝理气是遣方的重要法则,肝失疏泄,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肝之疏泄太过,横逆而犯脾胃,脾胃不和,均可引起脾胃系病证,故调肝可以安胃。本病例即是,用了一系列调理气机的药物如厚朴、苏叶、苏梗、陈皮、枳壳、香附、佛手、香橼、大腹皮等。其次,用清解郁热的变通之法,胃病日久,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日久均可郁而化热,临证时病人的舌象反应最明显,要灵活运用。本例中患者舌暗红,显然有郁热之象,故用连翘清此郁热。第三,健脾养胃,补虚以固本,尤其是慢性胃病,中医讲治病求本,故健脾养胃时时刻刻都要牢记。在本例中成肇仁用六君子汤补益脾气,焦三仙消食和胃,以补脾胃虚之本。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收效甚好。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62777.html

相关推荐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42

调养肝脏 保持体内萌生的阳气

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365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中医里所说的“肝”,包括了肝...

养生秘方 2025-10-30 0 2863

从肝论治胃病体会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凡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因七情失和,情志不畅所致者居多。病机多为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病情反复发作,日久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不能...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3539

消协警示:“海洋宝宝”不是玩具

五颜六色的小珠子,在水中浸泡后魔术般长大百倍,让小朋友倍感神奇、好玩。这种被称为“海洋宝宝”的玩具风行校园。但工商部门检查发现,该产品无...

养生秘方 2025-10-30 0 182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