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六经辨治脾胃病

“自古医家出经典,从来创新源继承。”余学医临证四十余载,尤长于六经辨治脾胃病,以“吐、利、痞、痛、秘”概括脾胃病证候病机,用经方治之,注重内外治结合,达事半功倍之效。   六经辨治脾胃病溯源   六经之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太阴者脾土也。阳明者,胃土也。胃纳水谷,借脾气运行,充于脏腑,而经脉以和,四肢以荣,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 故为太阴阳明论”“胃行气于三阳,为六腑之本;脾行气于三阴,为五脏之本”。六经中包含脾胃,同时脾胃又是六经基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行气于三阳,为六腑之本;脾行气于三阴,为五脏之本。人体体表之营卫、体内五脏六腑阴阳,均得益于脾胃后天生化补充。   张仲景继承《内经》脾胃学术理论,在《伤寒论》中注重脾胃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作用,处处“顾护胃气”。《伤寒论》第16条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六经辨证不仅为伤寒所设,同样是诊治百病的辨证纲领。清代著名医家柯韵伯曰:“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   余以仲景六经辨治为纲,在脾胃病中探寻证治规律,验诸临床,得出“六经之中有脾胃,脾胃之中有六经”的学术见解和“六经辨治脾胃病”的临床思路。   六经辨治脾胃病实践   六经代表脏腑、经脉、阴阳、六气等诸多含义。六经病证体现了脏腑组织病理在时间和空间上传变特征。症随机转,应用六经辨证能及时、动态的全面分析、综合归纳疾病发生发展、病位、证候性质以及邪正消长等诸多因素,提升中医临床辨治水平。   余在辨治脾胃诸病时,以六经为纲,分辨各证,治用经方,辅以中医外治,疗效显著。   理法探微   以六经辨治泄泻,认为本病传变与六经传变理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相符,故将泄泻病分为“三阳热利证”“少阳太阴寒热利证”“太阴少阴寒利证”“厥阴热利证”“厥阴久利证”等分五个证型论治。   从六经论治便秘,可由“阳明热结”到“少阳阳微结”,再由“太阴阴结”到“少阴纯阴结”,体现出阳气由盛至弱再至衰的全过程。可见,六经辨证较固定不变之脏腑辨证,更能精准地反映人体正气情况与邪气犯人深浅的变化。“腹满而吐、时腹自痛”同时出现,可辨为太阴病,此时腹满为主症,腹痛仅为次症。若腹痛上升为主症,则应考虑是否已转为少阴病,病机已从太阴脾虚转为少阴阳虚。病机变主症亦变,症随机转。脾胃诸疾应用六经辨证较能适时、动态辨析疾病传变、邪正盛衰。   方药析要   治疗泄泻“三阳热利证”可用黄芩汤合葛根汤;“少阳太阴寒热利”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太阴少阴寒利”用附子理中汤;“厥阴热利”用白头翁汤;“厥阴久利”用乌梅丸。诸证辨治用药,既不能过于繁杂,避免相互掣肘,扰乱胃气,又不能过用苦寒或燥热之品徒伤脾胃。   治疗便秘,“阳明热结”用小承气汤;“少阳阳微结”用小柴胡汤;“太阴阴结”用枳术理中汤;“少阴纯阴结”用四逆汤。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盛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临证用药不过用寒凉,注意配伍,始终注意顾护脾阳,并重视调节饮食,以利脾胃功能之恢复。   在中药辨治同时,余尤其重视中医外治的优势,诚如《针灸大成·诸家疗法》所言:“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炳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不可缺一者也。”将内科辨治用药与针灸、推拿、穴位贴敷、指针疗法、中药熏蒸等外治方法相结合,特别是在脾胃病六经各证中,强调配合督脉灸、雷火灸等特色外治宣通经络、脏腑气机,温补不足之阳气,以达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对于人体至关重要,脾胃又为后天之本,故无论内、外治疗脾胃病,均需以“保胃气”“顾阳气”为宗旨。(章浩军)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62058.html

相关推荐

治急性前列腺炎经验

经验方:酒炒黄柏15克,滑石、茯苓、泽泻各12克,知母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空腹服。疗效:本方治疗急性前列腺炎患者32例,痊愈12例,好转15例,无...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310

中药内服外治斑秃疗效好

斑秃是指圆形、卵圆形、点片状、无自觉症状的脱发而言,俗称“鬼剃头”。头发脱落后,头皮无炎症、无萎缩;毛囊清晰可见,无自觉症状。斑秃脱发后...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040

胃、十二指肠溃疡(秘方数:12)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虽然发生的部位不同,但发生溃疡的原因是一样的,所以疗法也大致相同,现在先说明胃溃疡发生的原因及症状。胃溃疡的发生,现代医学...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415

溃疡性结肠炎的针灸治疗思路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1...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25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