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气虚弱 黄芪建中汤一方

久虚不复谓之损,损极不复谓之劳,故虚劳又称虚损。虚劳之证,初则以虚为主,久之则为劳也,其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证总称。虚劳之治,历代先贤或从气血,或从阴阳,或从五脏,治各不同,又创有补中、固本、益气、养血类诸方药,皆为良法。

陈宝贵教授治疗虚劳之证,认为虚劳初得或虚劳轻证,寻常药物可治,对于虚劳重症,证属气血阴阳大亏,精血内夺者,此非寻常参术、归芎之味所能胜任,必于辨证组方中加血肉有情之品以大补精血。如证属血虚之亏者,方中常加阿胶、河车等;如证属肾阳虚弱者,方中常加鹿角片、鹿茸片等;如证属阴虚之亏者,方中常加鳖甲、龟板等。另外,对于虚劳重证,多见气血阴阳虚损较甚,治疗时温阳甚则伤阴,益阴甚而碍阳,补气甚则伤血,养血甚则碍气,又有阳损及阴,阴损及阳,“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之证,如辨证不明,用药无序,则病危矣!故而陈宝贵指出,如遇虚劳重症,应细致入微,宗“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法,除急症外,皆宜温补温养为佳,不宜过用过燥过腻之药,则较为稳妥。以下是几则医案,轻重皆有,与同道分享。

案1 中气不足虚劳

张某,男,54岁,200 7年5月4日诊。

主因“气短半年”来诊。现症:气短,神疲乏力,脘腹怕凉不舒。舌淡,苔白,脉弦细。

证属:中气虚弱。

治以:温中健脾。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甘草10克,大枣3枚,生姜3片。7剂,水煎300毫升,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日1剂。

二诊(5月9日):药后乏力气短减轻,脘腹已不怕凉。上方又取7剂。

药后病愈,随访1年未发。

按 中气虚弱故见气短,神疲乏力,脘腹怕凉不舒。舌脉亦为其征象。方用黄芪建中汤建其中气,中气足,乏力气短自能恢复。方中桂枝温阳散寒,可除脘腹冷痛。如遇脘腹冷痛较甚,方中亦可用干姜代生姜。

黄芪建中汤一方,主治中焦虚弱(寒)之证。但对久病虚劳之重症,气力较弱,需增加药味药力方可。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60829.html

相关推荐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0

黄耆丸治疗虚劳。黄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黄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耆3分,鹿茸3分,茯苓3分...

VIP秘方 2025-10-27 0 2168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