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脓疱性细菌疹 中药治方

  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查诊断为脓疱性细菌疹,但未查出体内任何感染病灶,给予西药内服外用(不详)治疗,但皮疹仍不定时再现。患者自述脓疱疹发生前几天,均有口中黏腻,口苦渴不欲饮,纳食不香,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察其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脾胃湿热,日久化为湿热毒。治宜健脾胃,清热燥湿解毒,佐以止痒。处方:苍术9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薏苡仁30克,山药12克,佩兰10克,厚朴6克,白鲜皮12克,地肤子10克,滑石10克,车前子10克,银花15克,地丁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第三煎待稍温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日2次。嘱忌食牛羊肉、大小茴、鱼、虾、辣椒、韭菜、香菜等腥辣之物。

  经上药治疗9天后,皮疹基本干涸开始消退,未见新疹再发。口苦、口中黏腻症状已无,纳食增加,二便正常。在原方基础上减味减量:苍术6克,白术9克,茯苓9克,栀子9克,薏苡仁15克,白鲜皮9克,银花9克,地丁9克。日1剂,水煎服。第三煎浸泡患处,10剂后脓疱性皮疹全消告愈。3个月后电话随访未发。

  6个月后,因吃喜宴,又呈现少数粟粒大小黄色脓疱疹,微痒,按上方适当调整内服,治疗10日后皮疹消退,肌肤正常。

  按:脓疱性细菌疹是易复发的皮肤病,西医认为此病因身体内存在着某些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女性盆腔炎、阴道炎,男性前列腺炎等,但笔者临床发现很多患者均无感染病灶。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主肌肉四肢,脾与胃相表里,如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湿热蕴结于掌跖,化为湿热毒可呈现上述皮疹。故取苍术、白术、茯苓、黄连、栀子、薏苡仁、山药、佩兰、厚朴健胃清湿热;滑石、车前子导湿热下行;白鲜皮、地肤子祛湿热止痒;银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炎。药证相符,收到较好疗效。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9746.html

相关推荐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5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59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49

黄耆丸治疗虚劳。黄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黄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耆3分,鹿茸3分,茯苓3分...

VIP秘方 2025-10-27 0 2167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