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痈疮 即痈疽恶疮溃疡 黄豆外敷

黄豆,又称大豆,属普通食物,一般不直接入药(经过发芽成大豆黄卷后可作药用)。从药效视点看到,大豆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等功效,可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大豆外用能看病多种皮肤病,如《本草经》曰:“生大豆,味甘平,涂痈肿,煮汁饮……止痛。”《随息居饮食谱》也有“治诸痈疮:黄豆,浸胖捣涂”的记载。   研讨标明:大豆主要成分大豆异黄酮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所含大豆皂苷还有改善炎症作用。据古今材料记载:大豆略炒后研末,调生姜汁和蜂蜜为膏可治折伤红肿;煮半熟捣泥敷用,对腿部溃疡、外伤及冻疮后严峻溃烂也有用。大豆外治有用,其机理可能与大豆成分抗炎、抑菌和镇痛作用有关。蜂蜜味甘性平,能补中润燥、解毒、止痛作用,对一些感染性疾病有特别功效。研讨标明,蜂蜜能抗菌、消炎、收敛、止痛,敷用可形成有利于安排生长的湿润环境、操控细菌使其不会因湿润而化脓。所以,黄豆与蜂蜜合用,对痈疮能起到较好的清热抗菌、消肿止痛、促进愈合之作用。用于疖肿、皮肤溃疡、扭伤红肿等,也有必定效果。   痈疮,即痈疽恶疮,是溃疡的一种,指金黄色葡萄球菌损害多个毛囊和皮脂腺而发作的感染。常发于头颈后边及背部。中医学以为,痈(疮)是外感六淫,内郁湿热火毒等引起营卫不好,邪热壅聚,经络壅遏,气血凝滞而成。痈疮化脓的病机是“热盛肉腐”。中药医治建议清热消痈、祛腐生肌等为主。   医治时应避免揉捏痈疮(尤其是面部),以防细菌分散。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最好不吃鱼虾、羊肉等腥味之品。(蒲昭和)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9024.html

相关推荐

龋齿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生石膏30克,细辛5克,生地30克,白芷10克,丹皮10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怀牛膝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天。  外用方制首乌、...

精品偏方 2025-11-02 0 2289

小儿遗尿症外用方

处方:何首乌、五倍予各5克。研未,以食醋调成软膏状。临睡前敷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晨取下,连用5夜为1个疗程。功效:补肾固摄,治小儿遗尿症,效果较好。...

精品偏方 2025-11-02 0 1469

治肠痈方 急性阑尾炎术后残端感染

宋某某,女,17岁。2004年8月25日初诊。患者于10天前突感腹痛,逐渐加重,伴有呕吐、发热(体温38.5℃)。遂到当地卫生院诊治,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

精品偏方 2025-11-02 0 3256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有何不同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季节性: 胃溃疡无季节性发病倾向,而十二指肠溃疡有季节性发病倾向,好发于秋末冬初。2.疼痛部位: 胃...

养生秘方 2025-11-01 0 2440

糖尿病足外用方

1.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双花、远志各10克,红花、没药、苦参各6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5~6分钟后倒入盆中,先熏,待到水温40摄氏度左右时洗患足15~20...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33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