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荨麻疹伴全身瘙痒 轻清宣散治方



陈某,女,24岁,1990年生, 2014年5月24日初诊。就诊时令:小满。


患者主诉荨麻疹伴全身瘙痒9个月。患者9个月前因工作压力较大,情绪低落,开始出现荨麻疹,全身皮肤呈风团、红斑伴有瘙痒,遇热发作,并与情绪有关;心情急躁时发作尤甚,温度下降,情绪平稳后约半小时自行消退,有轻度头晕,饮食、睡眠可,大便日1次,黏滞不爽。小便调,月经延期,每次延后约半个月,经量、经色、经质正常,末次月经行于2014年4月17日。望其形体中,舌质淡红、舌尖偏红、苔根部白腻,脉象沉小弦无力。


辨证:肝郁脾虚,风郁肌表。


治法:轻清宣散,清热活血,疏肝健脾。


方药:浮萍8克,牛蒡子12克,蝉蜕(去净土)12克,菊花10克,丹皮12克,浙贝母12克,薄荷(后下)12克,赤芍15克,荷叶12克,炒蒺藜12克,地肤子15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30克,当归12克,夜交藤15克,川牛膝12克。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14剂后,风团、红斑减,瘙痒轻,遇热、心情急躁时发作减轻,轻度头晕,大便日1次,已不黏滞。小便调,月经延期,每次延后约半个月,经量、经色、经质正常。望其舌质淡红、苔根部略腻,脉象沉小弦有力。已收效,效不更方,再进14剂。


三诊:服药14剂后,风团红斑减,瘙痒轻,遇热、心情急躁时已不发作,轻度头晕,大便日1次,已不黏滞。小便调,月经如期而至,且经量、经质正常,诸症皆消。


按:荨麻疹中医称瘾疹,多为风邪袭表,胃肠湿热、血虚风燥所致,本案乃肝郁脾虚、风郁肌表而然,路志正法以疏肝健脾、清热活血治之。药用浮萍、牛蒡子、蝉蜕、菊花、荷叶、地肤子轻清宣散,祛风止痒;而炒蒺藜、薄荷既有祛风止痒之用,又具疏肝解郁之功,路志正用之,可谓匠心独运,两擅其功。炒杏仁、炒薏苡仁,一宣肺畅上;一健脾畅中;乃路志正常用对药之一。他如丹皮、浙贝母、赤芍、当归、川牛膝、夜交藤之用,其意有二:一有清热活血调经之能;二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纵观全案,旨在肝脾和、情志调、表邪透达,血行正常,则隐疹自消、月经自调。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8516.html

相关推荐

10个止咳化痰小偏方

风寒咳嗽 :  1、生姜, 红糖,大蒜    患风寒感冒时,还伴有咳嗽,可以用生姜3~5片,小儿1~2片,大蒜7~10瓣,小儿2~3瓣,红糖半勺一起煮,要小火煮...

精品偏方 2025-09-14 0 984

中医辩证治疗脂肪肝

◎肝胃不和、肝气郁结、痰瘀阻络型:肝区胀痛、胸闷不舒、倦怠乏力、善叹息、恶心纳呆,并随着情志变化而增减,肝脏肿大或不肿,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玄细。由于情志不舒...

精品偏方 2025-09-14 0 500

治中风后腹胀方

治中风后腹胀方处方:莱菔子(萝卜籽)适量,小火炒黄,取3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另取10克研为粉末,以米酒调匀制饼,将药饼外贴于脐部,包扎固定,并时时以热水...

精品偏方 2025-09-14 0 408

用此偏方治动脉硬化症效果很好

脑动脉硬化是指动脉管壁增厚失去弹性而致管壁僵硬。病变发生在脑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病变血管弯曲、变硬,管腔狭窄。患者由于脑组织供血不足易发生眩晕、头痛、健忘,甚至...

精品偏方 2025-09-14 0 132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