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内湿或外湿引起的皮肤病 健脾除湿利水法

用于由内湿或外湿引起的皮肤病,采用此方时须辨别上下内外的部位及寒热虚实的差异。一般来讲,湿邪在上宜微汗之,湿邪在下宜健脾行水之,湿从寒化宜温燥(燥湿),湿从热化宜清利(利湿),实证宜攻逐,虚证宜扶正。另外,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停滞;肾虚则气化不利,水湿泛滥;肺气不宣则膀胱不利,小便不通。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又要注意湿与脏腑、湿与六淫的关系。
皮肤病很多与湿有关系,临床表现有皮肤水疱、糜烂、水肿、渗出或皮肤肥厚,缠绵不愈,舌质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脉沉缓或弦滑。常见病如湿疹,带状疱疹脾湿型,脂溢性脱发,皮肤瘙痒症,女阴溃疡,天疱疮,下肢溃疡等一切慢性湿润性皮肤疾患。常用药有苍术、白术、厚朴、陈皮、藿香、薏苡仁、萆薢、车前子、泽泻、茯苓、扁豆、茵陈、防己、滑石、猪苓、萹蓄、瞿麦、木通等。脾虚湿盛者,宜健脾燥湿;水湿壅盛、小便不利者,宜利水化湿;偏于湿热,而湿重于热者,宜利湿清热;由于寒湿引起者,宜温化寒湿。
临床常用代表方剂
除湿胃苓汤:苍术6g,厚朴6g,陈皮9g,滑石块12g,炒白术12g,猪苓12g,炒黄柏12g,炒枳壳9g,泽泻9g,茯苓12g,炙甘草9g。
健脾除湿汤:生薏苡仁15g,生扁豆15g,山药15g,芡实9g,枳壳9g,萆薢9g,黄柏9g,白术9g,茯苓15g,大豆黄卷9g。
清脾除湿饮:茯苓9g,白术9g,苍术9g,生地30g,黄芩9g,麦冬9g,栀子9g,泽泻9g,生草6g,连翘15g,茵陈12g,元明粉9g,灯心3g,竹叶3g,枳壳9g。
除湿止痒汤:白鲜皮30g,地肤子15g,炒薏苡仁15g,干生地15g,茯苓皮15g,苦参9g,白术15g,陈皮9g,焦槟榔9g。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7374.html

相关推荐

王伯岳麻杏石甘汤病案

“辛温辛凉并用,风寒风热两解”以及“表里双解”的治法,是王伯岳先生用于小儿外感热症的重要治法,也为广大中医儿科临...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633

前列腺增生病 癃闭的辨证治疗

癃闭是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其中以小便不利,点滴而少,病势较缓者称“癃”,以小便闭塞不通,病势较急者称...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