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柴芩提郁热治疗双股痒疹

《伤寒论》第96条:“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心中烦而不呕,或渴……小柴胡汤主之。”是说邪热郁在表里之间,难出于表,亦尚未入里,用小柴胡汤治疗。
实际上,张仲景立柴胡汤原意在于用轻清疏散善升的柴胡提出少阳郁热;用半夏散逆气、除烦呕,治疗痰饮导致的三焦水道不畅、咳嗽、心下悸;因病久多热,故配黄芩;加人参是为补益气血;甘草益气补中兼和诸药;邪在表里之间或表证,故用姜、枣调和营卫。
吕震名在《伤寒寻源》中认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即是,不必悉具,此并非教人辨证可从略。盖病入少阳,正当阴阳相持之际,此时邪若不出于阳,则入于阴,故一见少阳证,即当用柴胡从少阳领出其邪,使不内入。须知辨证从宽处,正是治病注意处,况且少阳本为传入之邪,或然之证众多,岂能逐证见到。以下为笔者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的一则案例。
某女,36岁。初诊日期:2019年2月20日,形体中等,声音尖锐,舌红苔少。诉双股内外侧红疹而痒半月,服抗过敏药无效。询时有盗汗、烘热,前胸后背皆有痒疹,素乏力。诉年前曾有大出血,现服阿胶等药。逢热则有清涕,纳正,口黏而干,日常喜食肉食。大便1日1次,不成型,黏滞不利,小便正。
处方:柴胡3克,炒黄芩5克,炙甘草3克,桑叶6克。水煎服,3剂,每日1剂。
2月25日二诊:服上方,双股内外侧疹消,皮肤稍红偶痒。守上方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患者声锐、舌红、双股内外侧红疹而痒、时有烘热盗汗、前胸后背皆有痒疹、素乏力,显示少阳郁热之证著。患者发病适逢深冬,腠理闭,内热盛,热迫血行,又服收摄善固之阿胶,故症见大出血、逢热有清涕。口黏而干、多肉食、大便不成型、黏滞不利者,属脾胃湿热。
成无己云:“柴胡、黄芩之苦,能发结邪之热。”故借禀仲春之气以生、味苦气平而微寒之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散火之标;又用气寒味苦、色黄带绿、苦入心之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是寒能胜热,折火之本。炙甘草调中缓急,能助少阳枢转之机,以杜热邪内传之虞;桑叶气味苦而甘寒,能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则肝木之妄可平。
药味少而量微者,一取疾患在表,一取轻清发散之意。(曹俣)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7025.html

相关推荐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5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牛黄小乌犀丸治疗诸风筋脉拘急,手足麻痹,语言謇涩,口面斜,心怔恍惚,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肢节烦疼;及中风瘫缓,暗风痫病,肾风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腰脚,沉重疼痛;妇人血风,头旋吐逆,皮肤肿痒,遍身疼痛。牛黄小乌犀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牛黄小乌犀丸的秘方制作方法,牛黄小乌犀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诸风筋脉拘急,手足麻痹,语言謇涩,口面斜,心怔恍惚,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肢节烦疼;及中风瘫缓,暗风痫病,肾风上攻,面...

VIP秘方 2025-10-29 0 200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