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面部及鼻周反复长红痤疮验案一则

全国名中医袁长津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现代医学认为青春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脂腺分泌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大量的角质层皮质脱落(死皮)与油脂、尘埃混合在一起,堵塞了皮肤毛孔,引起毛囊红肿、发炎,继而引起痤疮。女性青春期面部痤疮多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当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低下时,雄激素的分泌相对增加,从而使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内细菌的感染机会增多,容易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出现面部痤疮。青春期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临床上主要将痤疮辨证分型为肺经风热、胃肠湿热、痰湿瘀滞、冲任失调等类型。中医认为本病由于风热袭肺,肺经风热熏蒸于肌肤;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胃经蕴积湿热,熏蒸于面而成;或肝郁气滞、郁久化火,气血运行不畅,瘀于肌肤而成。本病主要病机为肺胃热盛,肝郁气滞。病位主要在肺胃,涉及肝,中医治疗宜清泄肺胃肝经郁热为主。现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化妆品的使用等多种因素,均导致痤疮的发生。笔者随袁长津门诊侍诊,中药治疗此类患者疗效显著,袁长津认为女性青春期痤疮多为肝气不疏,郁火内生,蕴于肌肤,内不疏泄,外难透发。因此治疗女性青春期痤疮,当舒肝养血,清热解毒为法,多用丹栀逍遥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常药到病除。现报告如下。
张某,女,21岁,2012年10月初诊。

诉额面部及鼻周反复长红痤疮5、6年,平日性格急躁,情绪波动较大,易怒,诉生活压力较大,月经尚可,大便稍干结,小便可,舌红、苔薄白,脉细。证属肝郁血热,治疗以疏肝泻火、凉血祛风,方用丹栀逍遥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方药组成:柴胡12g,赤芍15g,茯苓15g,当归15g,白芷10g,丹皮12g,生地黄20g,栀子12g,蒲公英30g,连翘15g,蚤休12g,野菊花20g,甘草6g,金银花20g,黄芩18g,防风10g,桑白皮15g,蝉蜕10g。10服。服完上剂,复诊时面额及鼻痤疮已明显消失,仅鼻头有二点小红疹,面容基本正常,查舌红少苔,脉沉细。上方加减,续服10服痤疮完全消退。
按丹栀逍遥散功用疏肝解郁清热。丹皮清血热,栀子清肝热并引上焦之火屈曲下行;柴胡疏肝解郁,虽去原方薄荷、生姜,但据《素问》记载:“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配伍辛散之防风,轻浮疏散之蝉蜕,芳香清热之金银花,可增强柴胡疏散条达之力,加强原方透热散结之功;当归、赤芍、生地养血和营,凉血散瘀,与甘寒的金银花相伍专解血分热毒,与驱风行气之枳壳、防风合用能治燥热凝聚之血,为袁长津治疗斑疹、痤疮等皮肤病常用的药组。野菊花辛开苦降其性微寒,可清热泻火;蒲公英既能清解火热毒邪,又能泄降滞气;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为治疗疔疮之要药,再入蚤休加强清热解毒,祛疖疗疔之功;桑白皮清肺之伏火,黄芩祛胃之积热,茯苓渗脾胃之湿浊,连翘泻三焦之火;白芷入肺脾胃经,为阳明经引经药,专攻额面,《本草纲目》谓白芷为“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是历代医家喜用的美容药;白芷、防风、当归温散活血可防苦寒之品凉遏留邪;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泻火,凉血祛风之效。(彭素娟 华光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6649.html

相关推荐

我有三个经验方

我今年已79岁了,在这几十年中总结了三个经验方想告诉各位读者。唾液 四十岁以前患胃溃疡, 胃反酸非常严重,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就是治不好。在某刊物上登载唾液治各种...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3194

服降糖药可以停药不反弹吗?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编 辑同志:我看到的一则糖尿病产品广告宣称,该产品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停药后也不反弹。广告中还特别指出,以往治...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833

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可预测

一、上肢瘫痪功能恢复的预测: 瘫痪上肢绝大多数都是从肩部先恢复,其次为上臂和前臂,以手指的功能恢复最迟。而手指活动好转的程度与能否写字、缝纫、持物等关系很大。因...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2113

栀子油塞鼻治鼻衄32例全部有效

配方及用法:生栀子25克,麻油100毫升。先将栀子碾碎,浸入麻油中24小时,用文火加热至油面起烟时止,候温过滤。用时取药棉少许(与鼻孔大小相仿)蘸透栀子油,塞入...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2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