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婴幼儿夏季热中医治方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西医学称暑热症。本病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因为患儿禀赋不足,不能耐受夏季炎热气候的熏蒸,暑气乘虚侵袭而发病。根据症状,可分为暑伤肺胃与下虚上盛两型。

  暑伤肺胃

  症见渐起发热,热型不定,烦渴不宁,口唇干燥,多饮,尿多且清,少汗或无汗,体倦乏力,舌红,苔薄白,指纹紫,脉滑数。

  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取清暑益气汤加减:西洋参1克,知母6克,石斛6克,麦冬6克,竹叶3克,黄连3克,鲜西瓜翠衣15克,荷梗3克,甘草1克,粳米9粒,水煎服。

  若烦躁不安重者加茯神3克,沙参6克以镇心安神,清热泻火;纳差者加白术6克,茯苓6克以健脾和胃,益气养阴;高热烦渴者加玉竹6克,生地黄6克,天冬6克以养阴生津,润肺清火;欲呕者加砂仁一克以醒脾行气和胃;胃热者加石膏9克以清热泻火,消渴;苔黄者加金银花、连翘各6克;苔白腻者加藿香3克以清暑化湿;头痛者加牛蒡子3克,薄荷3克以清头目,发散风热。中成药可选用小儿四症丸,每次一丸(一岁以内每次半丸),每日两次;或至圣保元丹,每次一丸,每日2~3次;或妙灵丹,每次一丸,每日两次;或清降片,每次3片,每日3次。

  下虚上盛

  症见慢性病容,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发热持续,烦躁不安,食欲不振,下肢清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少,指纹紫红,脉濡细而数。

  治宜温下清上,寒温并用。取清上温下汤加减:金银花6克,连翘6克,莲子心6克,玄参6克,天花粉3克,附子3克,益智仁6克,桑螵蛸6克,水煎服。若烦渴、舌红赤者加淡竹叶6克,生地黄9克以凉血,清心火;纳差者加白术6克,怀山药9克以健脾益肺;高热不退者加生地黄9克,犀角(研细末)0.6克冲服以清热凉血,泻火生津;肾亏虚者加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补肾气;神昏谵语、舌紫绛者加神犀丹加减以清热,凉血解毒。中成药可选用小儿回春丹,每次一丸,每日1~2次;或小儿紫草丸,每次一丸,每日两次;或痧药,每次5~10粒,每日1~2次,研末吹鼻取嚏;或温脾固肠散,每次1~2袋,每日两次。

  夏季热是一种对小儿危害较大的疾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护:

  居室宜保持空气清新及流通;保持环境卫生,对房间内小孩排泄物、呕吐物等及时清除并消毒;饮食宜细软、易消化、营养高,忌油炸煎烤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发物,如虾、笋等;加强体质锻炼,预防各种疾病如泄泻、肺炎等。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6305.html

相关推荐

安神滋补方9

瘦肉、茨菰各60克,胡萝卜30克,素油45克,肉汤、酱油、黄酒、干淀粉、味精、盐各适量。肉顺丝切成片,加盐、黄酒、干淀粉拌匀;油温七成,先将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351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4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1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5

鳖甲乌梅丸治疗疟疾。鳖甲乌梅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鳖甲乌梅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鳖甲乌梅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疟疾。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鳖甲乌梅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鳖甲1片(醋炙酥...

VIP秘方 2025-10-26 0 33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