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大黄临证治妇科病

“妇女以血为本,调经为先,《别录》有大黄通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之说,《药性论》有……通女子经候…… 之谓。因其通脾胃大肠心包肝经,性虽苦寒,妇科病中用炒大黄,其泻下之力皆失,寒凉之性亦减。专事入血通滞行瘀,攻中有塞,塞中有行。即或寒滞胞宫,经血不行者,在温经行血中入炒大黄,其效更著,实妇科病良药也。”

因血热经行先期过多,主用炒大黄直折血分实热。自拟先期汤(炒大黄、玄参、生地、地骨皮、黄柏)治之,兼阴虚加阿胶、熟地;兼气虚人参术、黄芪。因肝郁气滞经行后期或过少,可以炒大黄合七制香附丸,解郁通经,兼血虚合当归补血汤,因寒凝则炒大黄配吴茱萸、肉桂温经通血。

若遇肝郁化火逆上吐衄,俗称“逆经”者。多重用炒大黄合逍遥散治之。



例一:戴女,24岁,未婚。经行后期量少,本次月经四十余日未行,少腹胀痛,神情郁闷,胸闷不舒,噫气稍减,苔黄脉弦涩,证属肝郁气滞血瘀。炒大黄合七制香附丸加减。

炒大黄、香附、当归、苍术、丹皮、艾叶、台乌、川芎、玄胡、红花、乌梅。

服药二剂,月经来潮,诸症减轻,续服三剂,经候正常。

例二:黄女,31岁,婚后数年未育,月经不正常,近几个月来逢行经即出现吐血衄血,色红量多,经后即止,经量减少,时躁时怒,两胁胀闷,口燥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炒大黄,郁金、香附、代赭石、生地、白芍、甘草。上方服一剂吐衄止,经量多。连服二剂量愈。后月按上方加服三剂,月经正常,生育一男。

结语:用大黄首重辨证,药不妄投。“大黄用法,极要研究,有生用熟用之分,同煎后下之别,欲其通下,可用生大黄冷水浸泡不必久煎,且药量宜重。如能以新汲井水浸泡,则通下尤速,癫狂案即用此法。凡寒温湿热之邪,内结于中下二焦大便不通者皆宜;阳毒疮疡,吐衄发斑,脏腑积热,则生大黄入药同煎,可通滞泄热解毒,酒制大黄功在活血行瘀,多用于跌打损伤;焦大黄用于妇科,宜按病机而临时行炮炒之法,随炒随用,欲其涩而止血当炒成焦炭;欲其通滞行瘀,当微炒早黄色为度。”此中经验,堪可师法。 (艾政才/文)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3986.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7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