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产后多汗 生脉饮加味

吴某,女,26岁,2010年2月23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顺产1男婴,产后多汗,每吃饭、稍活动即出汗,夜间入睡出汗更甚。在当地农民不问其因,凡产后有患皆谓曰:“是产后受风,”须服“苍术鱼”(民间土法),服后盖厚被使其出汗,从此汗出不止,疲乏无力。

来诊时,穿棉衣盖棉被,用轮椅推进诊室,揭开棉被,头汗涔涔,热气蒸蒸。精神不振,语言清晰,声音怯弱,畏寒肢冷,四肢活动自如,手足不温,口干欲饮,面色淡黄,舌质淡红,舌体胖,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自述汗出怕冷,昼日稍劳即汗,夜间入睡汗出淋漓,以头、胸、腹、背为甚,衣被皆湿,每天早晚皆换内衣。

此乃产后血虚,阴不潜阳则汗出,复与发汗之法,犯虚虚之弊,致使卫阳不固,营阴不守之故。

治疗:补气血,固卫阳,止营阴,生脉饮加味。

处方:人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12,山茱萸15克,黄芪30克,白术12克,鳖甲20克,生地12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防风12克,牡蛎20克,制附子15克(先煎20分钟),鹿茸10克(研细分3次冲服).

4剂,每剂煎3次取澄清液约1000毫升,分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约300毫升。

2月27日复诊:服药后出汗量逐渐减少,手足较前有温热感,亦不怕冷。精神尚好,效不更方,守原方续服4剂以巩固疗效。

3月3日三诊:出汗畏寒皆止,手足皆温,食欲尚可,但是感到身困乏力,入睡梦多。脉沉缓,舌苔淡薄。给于归脾汤加减以善其后。

按:此例患者产后伤阴,而致阴虚盗汗,复与发汗过重而伤阳,使腠理不密,卫阳不能固摄,营阴外泄而汗出。《景岳全书》云:“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液随卫气外泄。”阴伤则损阳,阴无所依,阳无所主,故阴阳两虚,汗出淋漓。

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大补元气,生津润燥敛阴而固阳,黄芪、当归、山茱萸补气固表,生血养阴,使阴生阳长,气随血生,血随气存。牡蛎、生地、白芍、鳖甲滋阴清浮阳之热,敛阴而止汗。防风、黄芪、白术为玉屏风散,既能益气固表止汗,又能预防风邪侵犯。

附子温中回阳,《本草纲目》说:“附子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鹿茸既能养血益阳而散寒,又能填补肾中之真阳,《本草纲目》有:“鹿茸养血益阳,生精補髓,治一切虚损。”所以阳气充足,阴回则汗自止,畏寒肢冷则自除。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3059.html

相关推荐

疏通经络少生病

经络是人体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总调控系统。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之一,人体的经络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才能气血充盈,五脏六腑...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774

养生重养心快乐度晚年

—记北京9 1岁老人孔广海的养生经验在北京邮电部有个人见人敬的退休老干部,他就是孔广海老人。孔老1920年出生在宁波,曾就读于厦门大学,毕业后到北京...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1410

伤风感冒三棱针点刺出血加罐

感冒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脉浮。本病归属于中医学“伤风”&l...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422

调养肝脏 保持体内萌生的阳气

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365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中医里所说的“肝”,包括了肝...

养生秘方 2025-10-30 0 286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