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产后病变 中医防治虚实夹杂

由于产后阴血骤虚,阳气浮散,故其病变既有亡血伤津,又有瘀血内阻,多是虚实夹杂并见。《金匮要略》把痉、郁冒、大便难等称为产后三病,后人将其概括为神病、筋病、液病,其实质为亡血伤津,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之变。故治疗产后疾病,柔养和息风之品在所常用。但柔养之品多遏阳致瘀,息风之药易化燥伤阳,应用时必须注意养血不碍瘀,息风不过燥。如产后遍身诸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肿胀麻木,重着不举,得热则舒,遇寒加剧,或游走不定,疼痛剧烈,宛如针刺,伴发热恶寒,脉浮紧或浮缓者,此属产后气血亏损,百脉空虚,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留滞筋脉关节,治宜温经散寒,养血通络之法,用《伤寒论》当归四逆汤 (当归、桂枝、赤芍、细辛、通草、甘草、大枣)加黄芪、防风、威灵仙治之。偏于湿者,则麻木重着加重,可加苍术、炒苡仁;偏于寒者,则肢节疼痛剧烈, 可加巴戟天、制附子;偏于风者,则疼痛游走不定,可加秦艽、防风、羌活之类。组方宜扶正养血,活络止痛,根据病情分清其偏虚、偏瘀或感受外邪而用药有所侧重。

产后的病变,由于虚实夹杂,常常漏脱与闭塞并见。如产后肾阳不足,可引起小便不通、小便频数或失禁,治之可用肾气丸温肾扶阳。但前者为阳虚不化水,水气不运所致,除 温肾助阳外,宜佐以通利之品如猪苓、通草之类;后者为阳虚不固,闭藏无能所致,宜加桑螵蛸、覆盆子、补骨脂之类以补命门之火,加强温肾固涩之功。又如瘀血引起的恶露不下或恶露不绝,治之当用活血祛瘀之法,但前者宜利中有涩 (化中有止),使瘀去而正不伤;后者则宜温中有利(止中有化),防其敛涩过用,使血止而不留瘀。

其次,要正确处理温药与凉药的关系。产后病,本有虚实之分和寒热之别,但由于受到“胎前宜凉,产后宜温” 的影响,一般人对产后病的治疗,用药多偏重温燥。班老认为,产后病既有虚、实、寒、热的不同,用药当有补、泻、温、清之别,故对产后病用药的寒凉温热,宜根据病情而定,主张寒证不过温,以甘温为宜;热证不过寒,以甘凉为佳,盖甘则能养营生血,有利于气血的再生。

总之,对产后病的治疗,要“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既要照顾到产后气血多虚的一面,又要注意瘀血内停的一面,根据病邪的盛衰进退,审证用药,使邪去病除。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2987.html

相关推荐

对糖尿病起到治疗作用的药茶

病痛的折磨、经济的压力、生活质量的下降……这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要面对的。“有啥别有病,有啥病也别有糖尿病!没啥别没钱,...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80

治疗风寒袭表证感冒的偏方2则

风寒袭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声重,喉痒咳嗽,痰清稀,四肢酸痛,苔薄白而润,脉浮。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一  生姜5片,紫苏叶3...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97

几种大蒜外用治病方

中医认为,大蒜性味辛温,具有解毒、散痛、止泻、驱虫、止血、祛风、祛痰的功效。以下介绍几种大蒜外用治病的方法:  滴鼻法:取大蒜适量,去皮后捣烂取汁,以蒜汁滴鼻,...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7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