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绝经“经断前后诸证”中医典型案例

绝经,中医称“经断”。妇女在五十岁前后,月经将绝未绝时出现经期提前或推迟、经量过多或过少,并出现阵发性潮热、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关节疼痛、失眠、性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中医称“经断前后诸证”,认为其发生与肾气衰弱、冲任虚损、阴阳平衡失调等有关,可分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心血不足四型论治。笔者根据临诊所见,搜集并整理了四个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
一、肝肾阴虚
案例:48岁的刘女士3个月前出现月经紊乱、量多、抑郁易怒、脸色潮红等症状,自我诊断为“月经不调”,自服“归脾丸”1个月未见效,至中医科求诊。中医师诊断为经断前后诸证(肝肾阴虚),给予六味地黄汤加减煎服。服药7天症状缓解,15天症状消失。随访1个半月未见复发。
肝肾阴虚型绝经症见月经紊乱,量多或淋漓不断,寒热汗出,抑郁易怒,口干舌燥,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舌质红或中剥少津,苔薄,脉沉细稍数。治则:滋补肝肾。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黄、山药、牡蛎(打碎)各15克,龙齿、石决明各12克,山茱萸10克,丹皮、白芍、白蒺藜各9克〕。随症加减:有寒热者加柴胡;耳鸣明显者加杜仲;心情烦躁者加莲子、百合。水煎服,每天1剂,15天为1个疗程。
此外,还可口服中成药坤宝丸(小丸),每次50粒,每天2次;或更年宁心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或更年安片,每次6片,每天2-3次。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少进油腻。后两药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者慎用。
二、脾肾阳虚
案例:50岁的张女士6个月前出现月经量多色淡、纳差、气短、畏寒、大便溏薄、面色苍白等症状,自我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自服“更年安”2个月未见效,至中医诊所求诊。中医师诊断为经断前后诸证(脾肾阳虚),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煎服。服药1个月症状缓解,继服药10天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脾肾阳虚型绝经症见月经紊乱,量多色淡,精神淡漠,纳差气短,畏寒怕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神疲倦怠,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治则:温脾补肾。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白术、仙灵牌、陈皮各10克,茯苓、扁豆(打烂)、炒苡仁各15克,菟丝子12克,砂仁6克,炮姜3克〕。随症加减:食欲不振明显者加神曲;便溏明显者加党参、白术;畏寒怕冷者加黄芪、防风。水煎服,每天1剂,15天为1个疗程。
此外,还可口服中成药蛾苓丸,每次9-12粒,每天2次;或妇宁康片,每次4片,每天3次。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少进油腻。前一种药伴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者慎用;后一种服药时不宜喝茶、吃萝卜,感冒时停用。
三、阴阳两虚
案例:50岁的李女士1年前出现经量或多或少、色淡、面色潮红、腰膝酸软等症状,至某中医诊所就诊,医生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给予中药(具体不详)煎服2周未见效,遂至中医院求诊。中医师诊断为经断前后诸证(阴阳两虚),给予二仙汤加减煎服。服药1个月症状缓解,继服药15天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阴阳两虚型绝经症见月经紊乱,量或多或少,白带清淡,大便溏薄,面色晦暗或潮红,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心悸少眠,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治则:调补阴阳。方药:二仙汤加减〔仙茅根、仙灵牌各12克,女贞子、黄柏、当归各9克,知母6克,旱莲草15克〕。随症加减:腰膝酸软明显者加仲仁、牛膝;心悸明显者加丹参;失眠明显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水煎服,每天1剂,15天为1个疗程。
此外,还可口服中成药更年灵胶囊,每次1-2粒,每天3次;或黄丹胶囊,每次4粒,每天2次(15天为1疗程);或更辰胶囊,每次1-2粒,每天2次。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mifang.fuwenhao.com肾病者慎用,感冒时停用。
四、心血不足
案例:49岁的胡女士4个月前出现月经紊乱、心悸、失眠多梦、喜怒无常、潮热汗出等症状,到医院内科就诊,医生诊断为“神经衰弱”,给予“谷维素”“安定”口服7天未见效,故转中医科治疗。中医师诊断为经断前后诸证(心血不足),给予天王补心丹加减煎服。服药7天症状缓解,14天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心血不足型绝经症见月经紊乱,心悸怔忡,夜眠梦扰,多疑过虑,喜怒无常,烘热汗出,舌红或舌尖起刺,苔薄腻,脉细涩。治则:养心血,益心气。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生地黄、玄参、丹参各15克,人参12克,茯神、远志、炒枣仁、柏子仁、麦冬、当归各9克,五味子6克〕。随症加减:情绪易起伏者加龙骨(打碎)、牡蛎(打碎);抑郁者加炒百合、合欢皮、玫瑰花;心悸显者加黄连、肉桂、莲子。水煎服,每天1剂,15天为1个疗程。
此外,还可口服中成药静心口服液,每次15毫升,每天2次,3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不超过3疗程;或丝萸养血益肾颗粒,每次20克,每天2次。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少进油腻。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妇科出血性疾病者慎用静心口服液,伴乳房、卵巢、子宫肿瘤者禁用,感冒时停用。(广东连州

陈金伟)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2586.html

相关推荐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自拟方治流产后宫内残留

组成及用法: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30克,川芎10克,炙龟板30克,怀牛膝15克,王不留行15克,玄参15克,麦冬10克。上方水煎400毫升,分2次早晚...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67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案1朱某,男,...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901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风采录

编者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至今已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个县。普查队员们不畏工作艰难辛苦,将工作激情和感受通过咏赞百草、歌颂伙计、...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866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