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妇女“带下病”的中医辨治

俗话说:“十女九带”,当妇女阴道内,常有分泌物绵绵不断地流下来,称为“白带”或“带下”。有“带下病”者常感觉到下体不舒适或瘙痒难耐,严重者常伴随身体疲倦感,进而影响生活作息。

古人将“带下”分为青、赤、黄、白、黑5种,临床上,并不能只凭色泽而定其寒热属性,仍应结合分泌物的质地清稀或浊黏、病程多久、有无腥臭味而定。“带下病”常见分型如下:

1.脾虚型:多见“带下”色白质薄、多无臭味、胃口消化呆滞、大便多不成型,身体浮肿样,舌苔水滑或厚腻,脉缓弱。常用完带汤、苓桂术甘汤、参苓白术散;可配合山药、赤小豆、薏仁等食疗。

2.肾阴虚型:多见带下色黄或兼白,有时伴随阴部瘙痒或灼热感,口干、心烦、失眠、腰部疼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用知柏地黄丸;可配合黑豆、莲子、山药等食疗。

3.肾阳虚型:多见带下稀白、量多、质稀薄,伴随腰痛、频尿、精神痿靡,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常用八味地黄汤;可配合核桃、覆盆子、白果等食疗。

4.肝经湿热型:多见带下黄绿、或黄白相兼而稠黏臭秽,甚为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常用龙胆泻肝汤、白头翁汤、八味带下方;可配合绿豆、薏仁、蒲公英、败酱草等食疗。

“带下病”多兼湿气,健脾除湿是一般性治则,寒甚者需合热药;热甚者需合凉药;虚甚者需合补药;病久者需合升提药;量多、久者不止者需合收涩止带药;时发时止者需合理气疏肝药。一般多能治愈。如果配合生活作息正常、情绪起伏不要太大、饮食节制,就可远离扰人的白带。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2262.html

相关推荐

用于治疗皮肤病 方解肤光净

曾定伦,1947年生,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983

疏通经络少生病

经络是人体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总调控系统。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之一,人体的经络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才能气血充盈,五脏六腑...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774

糖尿病足外用方

1.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双花、远志各10克,红花、没药、苦参各6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5~6分钟后倒入盆中,先熏,待到水温40摄氏度左右时洗患足15~20...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334

治肛裂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槐米10克,菊花10克,清水洗去浮尘,加开水500毫升冲泡,佐槐花蜜适量,当茶频饮,每日数次。  外洗方黄柏30克,苍术20克,侧柏叶15克,苦楝皮12克...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452

白血病方剂5

黄芪30克,党参20克,黄精、枸杞子、天冬、元参、当归各15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出血明显,加紫草、旱莲草、仙鹤草各15克;有感染者,加黄芩、黄连...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52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