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二:月经后期 陈某,女,25岁,未婚。因“月经推迟两月余”就诊。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但30~35天一潮,行经3~4天,末次月经期:2011年8月14日,行经2天,量少,色黯淡,伴有腰酸膝软,小腹不适,夜尿频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妇科彩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度0.5cm,血妊娠试验阴性。 诊断:(肾虚型)月经后期。 治则: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药用当归地黄饮加减:当归25g,熟地黄12g,山药12g,山茱萸10g,续断20g,菟丝子20g,杜仲20g,紫石英20g,川牛膝15g,香附12g,红花10g,金樱子15g,阿胶12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日2次。同时口服河车大造胶囊。 服上药后6天二诊:自述小腹不适缓解,夜尿明显减少,偶有腰酸,现双乳微胀,舌苔正常,脉沉涩,月经未来潮。原方去山茱萸、紫石英、金樱子、阿胶,加郁金15g,丹参15g,泽兰15g,月季花20g,白芍6g。6剂。 服上药4天后三诊:月经来潮,行经4天,量中等,色红,伴有轻微下腹不适。继用上方巩固治疗,并嘱其平衡饮食,规律作息,随诊2个月,月经正常。 按肾精亏虚,故患者自觉腰膝酸软,脉沉迟亦为肾虚之象,肾虚精亏,化源不足,阴不化阳,致使月经不能按时来潮。治疗应以补肾填精、滋阴养血为主,予当归地黄饮加减,其中当归、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精为君药,使经水化生有源;菟丝子、续断补益肝肾,山药、杜仲固肾气以补命门,阿胶滋阴养血,紫石英补肾助阳,使阴阳调和,共臣药;香附、红花活血调经,川牛膝引血下行,共为佐药;金樱子益肾固精,甘草调和诸药,为佐药。诸药相伍以滋补为主,补而不滞,阴阳调和。配合河车大造胶囊口服可达补肾调经养血之功。二诊患者双乳微胀,脉沉涩,出现轻微气滞之象,故去阿胶加桃仁、郁金、泽兰、月季花、白芍,疏肝理气祛瘀,使胞脉通畅,阴平阳秘,经血自能下行。三诊时患者月经来潮,嘱其随诊,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在治疗此类患者时,各期均以肾的作用为主导,治疗时补肾以固本,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佐以健脾、疏肝、活血等治法。初期不可大量运用活血之品,否则经血非但不能下行,反被其所伤;后期不可一味滋补,否则经血滞涩不通。 医案三:月经过少 方某,女,28岁,“人流后月经量少两月”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则,痛经(-),末次月经期:2013年4月18日,4天干净。诉2月前人流后,月经如期而至,自觉经量较前明显减少,头2天用3个卫生巾,后2天1个卫生巾即可,经色暗,挟小血块。伴腰酸、下腹隐痛,面色萎黄,舌暗,苔白,脉沉细。 诊断:(脾肾亏虚兼血瘀证型)月经过少。 治则:补肾健脾。 方药:熟地20g,山药15g,山萸肉10g,当归12g,白芍10g,菟丝子20g,桑寄生15g,枸杞12g,鹿角胶10g,紫河车10g,制首乌10g,阿胶10g,丹参12g,黄芪25g,党参20g,茯苓10g,炙草6g。10剂,日1剂,水煎服。 10天后二诊:患者自觉精神稍好,腰酸偶发,予补肾活血中药方。方药: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2g,川芎10g,赤白芍各10g,淮牛膝10g,香附10g,益母草12g,月季花10g,泽兰10g,肉苁蓉20g,杜仲12g,黄芪20g,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 7天后三诊:停药后,月经来潮,色红,经量中,无血块,5天干净,第2~3天量多,余无殊。患者要求再巩固一个疗程。方药:熟地10g,山药10g,山萸肉10g,当归12g,白芍10g,菟丝子15g,枸杞12g,鹿角胶10g,制首乌10g,丹参12g,黄芪12g,党参10g,炙草6g。12剂,日1剂,水煎服。后接方: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2g,川芎10g,赤白芍各10g,香附10g,益母草12g,鸡血藤10g,泽兰10g,杜仲12g,黄芪12g,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随访,诉月经正恢复正常,经量中等,无不适。 按月经过少病人,有些有明显的诱因,例如无痛人流后月经过少者,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对于这部分病人的治疗,治疗往往非一日之功,虚者重在补肾滋肾,健脾濡养精血以调精;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血循常道,血旺而经调。还可酌加紫河车、鹿角胶、龟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以濡养精血。切不可妄用攻伐,以免重伤精血。即便是虚实夹杂,也是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中病即止,不可过量。同时,治疗周期中讲究分时而治,虚证者,平时重在濡养精血,或滋肾补肾养血调经,或健脾益气养血调经;经期加用养血活血之品,如鸡血藤、当归、丹参之类。(邓阿黎 周忠明 湖北省中医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