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妇科带下病 可分为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杂色带治疗

带下病是妇科的常见病,临床根据带的颜色可分为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杂色带等。带下病临床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脾虚型
多由饮食不洁,或劳倦过度,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以致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邪下注,伤及任、带,任脉失固,带脉失约而成带下病。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白如涕如唾,甚者绵绵不绝,无臭气味。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腹胀足肿,头昏闷,面色萎黄。舌质正常或略淡,苔白,脉缓弱。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加减。
方药:苍术10g,白术10g,白芍10g,山药10g,柴胡6g,党参15g,车前子10g,陈皮6g,甘草6g,荆芥炭10g,芡实10g,薏苡仁15g。
如果服汤药不便,用成药可服参苓白术散。如果湿邪化热,带成黄色,质稠有臭气味,可在上方加黄柏10g,栀子10g。
肾虚型
多由素体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或房劳多产,伤及肾气,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而成带下。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白清冷质稀,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疼腿软,小腹冷胀,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疗原则:补肾培元、固涩止带,方用金锁固精丸加减(金锁固精丸有售)。
方药:沙苑蒺藜10g,莲子肉15g,芡实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菟丝子12g,覆盆子10g,金樱子10g。
湿热型
多由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因手术所伤,温毒之邪乘虚而入,损伤任带二脉,而成带下(包括现代医学说的细菌、真菌、滴虫感染)。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夹血液,或浑浊如米泔、有秽臭气,阴中瘙痒,伴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方用止带方加减。
方药:猪苓10g,茯苓12g,车前子10g,泽泻10g,茵陈15g,黄柏10g,苍术10g,金银花20g,败酱草30g。
如果以上症兼有头晕耳鸣、胁胁胀痛,脉弦数者,为肝经有湿热,可用龙胆泻肝汤(或丸)以泻肝经湿热。
方药:龙胆草6g,车前子10g,生地10g,当归10g,柴胡6g,甘草6g,泽泻10g,木通8g,黄芩10g,栀子10g。
(本文摘自《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下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田淑霄)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1839.html

相关推荐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牛黄小乌犀丸治疗诸风筋脉拘急,手足麻痹,语言謇涩,口面斜,心怔恍惚,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肢节烦疼;及中风瘫缓,暗风痫病,肾风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腰脚,沉重疼痛;妇人血风,头旋吐逆,皮肤肿痒,遍身疼痛。牛黄小乌犀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牛黄小乌犀丸的秘方制作方法,牛黄小乌犀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诸风筋脉拘急,手足麻痹,语言謇涩,口面斜,心怔恍惚,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肢节烦疼;及中风瘫缓,暗风痫病,肾风上攻,面...

VIP秘方 2025-10-29 0 2000

和胃汤治疗积聚痞块。和胃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和胃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和胃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积聚痞块。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和胃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人参3钱,白术1钱半,陈...

VIP秘方 2025-10-29 0 285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