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乳痈立法方药 应通乳与回乳并举

乳痈是化脓性细菌侵入乳腺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发病较急,可见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发于妊娠期称为内吹乳痈,发于哺乳期称为外吹乳痈。
王玉章教授是著名中医外科大家,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王玉章教授认为乳痈可分为三期,及初期(瘀乳期)、中期(脓肿期)、后期(破溃期)。瘀乳期的主要矛盾是乳汁瘀滞,应通乳与回乳并举;脓肿期脓已成,应促其外达,以防毒邪内陷;破溃期应培补人体正气,重视气血双补,回阳健脾之法。
典型病例: 患者女,38岁,职工。1991年3月19日初诊。 主诉:左乳肿痛3周余。 现病史:产后15天,突然恶寒发热,左乳胀痛。经某院检查,诊为急性乳腺炎,曾肌注青霉素,静点青霉素10余天,未见好转,遂来北京中医医院就诊。当时高热烦急,纳呆便干,小溲黄赤。 检查:体温持续在38℃以上,左乳外上方可触及一约12mm×15mm肿块,皮色焮红,疼痛拒按,未及波动感,左腋下淋巴结肿大、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毒热内蕴,乳络阻隔。 立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瓜蒌20g 蒲公英30g 连翘10g 野菊花10g
丹皮10g 炒麦芽30g 白茅根30g 生甘草
另:牛黄清热散1瓶分冲。
一周后再诊,热退、局部红肿已消,皮色正常,按之不痛,仅左乳外侧可触及一约10mm×8mm硬块,纳食尚可,大便调和,舌苔薄白,脉弦滑,继服前方7剂,以巩固疗效。
本案患者女,为产后左乳肿痛,恶寒发热,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王玉章教授接诊时患者乳房肿块疼痛拒按,皮色焮红,伴有高热,正处于乳汁瘀滞,毒邪内盛,正邪相争的关键时期,此时应予以蒲公英、野菊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之药及清解毒邪,消肿散结,丹皮、白茅根等凉血解毒,以瓜蒌清热化痰散结,炒麦芽通乳健脾行气。甘草调和诸药并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1564.html

相关推荐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0

阑尾炎治疗方法2

【组成】生大黄、红藤、蒲公英、厚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大黄、红藤清热活血,消痈排脓,合以附子温阳散滞,祛邪与扶正,同时兼用,为其配伍特点...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462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7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