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治红斑性肢痛病

  红斑性肢痛病,属于中医的“血痹”范畴。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与植物神经紊乱,或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细小血管对温度反应过度,或血液中血清素钙化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因体虚,腠理不固,外受风寒湿邪侵袭,寒湿郁而化火,风热合而相煽,风因火而动,湿被热蒸,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不能通达,留着四肢,致气血失和。

  本病好发于手足,患处皮肤红肿热痛、出汗,时有凹陷性水肿,皮损处温度比正常皮肤高2~4摄氏度。男女均可发生,中年以上者多见。大多数在晚间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发作间歇期局部麻木感或疼痛。长久站立,局部加热,运动或肢体下垂等,可诱发加剧,患侧脉搏较健侧强。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三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血热型

肢端阵发性血管扩张,局部温度升高,肢体肿胀,发红,充血出汗,血管搏动明显,局部疼痛且在肢体下垂、行走、遇热时加重,遇冷则减轻。口渴,便秘,小便黄。舌质红降,舌苔黄,脉洪数。治法:清热凉血,化瘀止痛。处方:水牛角(先煎)50克,生地30克,丹参、丹皮、牛膝、玄参、赤芍各15克,黄柏、地龙、乳香、没药各10克,生甘草6克,蜈蚣3条。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湿热型

发病急缓不定,足部灼热疼痛,沉重微肿,酸胀麻木,胸闷、纳呆、便溏,周身困倦乏力。舌质微红、肿大,舌苔黄白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化瘀通络。处方:忍冬藤30克,萆薢、路路通、生地、薏苡仁、牛膝各15克,独活、知母、黄柏、苍术、秦艽、木瓜、赤芍各10克,生甘草6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血瘀型

发病缓慢且病程较长,四肢红肿灼热,疼痛剧烈,神疲烦躁。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下青筋,脉沉细数涩。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处方:忍冬藤30克,当归、郁金、生地、丹参、黄芪各15克,路路通、土鳖虫、王不留行、桃仁、桑枝、秦艽各10克,生甘草6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注意事项: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双脚过暖,保持情绪稳定。穿着透气的鞋、袜。忌酒及辛辣的食品。(朱时祥)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0910.html

相关推荐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防治老寒腿 保护骨关节

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老寒...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735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