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药内服外敷治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中医称漏肩风、冻结肩,是肩周肌、肌腱、韧带、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因气血不足、筋失所养、外感风寒湿或劳作过度等所导致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临床以肩关节内、外粘连,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为特征。好发于40岁以上病人,女多于男,与动作、姿势有明显的关系,伴肩关节外展、外旋及后伸等活动障碍。临床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外敷的方法治疗,通常可获满意的疗效。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4型:风寒侵袭,寒湿凝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

  风寒侵袭

  内服方:姜黄10克,羌活12克,当归12克,黄芪15克,白芍10克,甘草6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威灵仙10克。

  外敷方:防风、细辛、威灵仙、羌活、独活各20克,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各15克,桂枝30克。

  该型多由风寒侵袭于患者的肌肤经络,导致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治法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为原则,代表方为蠲痹汤加减。

  寒湿凝滞

  内服方:独活12克,桑寄生10克,细辛2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牛膝10克,杜仲10克,肉桂6克,生地黄12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芍药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黄芪15克。

  外敷方:防风、威灵仙、羌活、独活、乳香、没药、木瓜、吴茱萸各20克,川乌、草乌、细辛、紫苏叶各15克。

  该型多由外界寒湿之邪侵及并滞留于肩部,日久寒湿内结,使肩部经脉闭阻而引起,治法以散寒除湿、化瘀通络为原则,代表方为独活寄生汤加减。

  瘀血阻络

  内服方:当归12克,芍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12克,黄柏10克,防风10克,木通12克,生地黄15克,甘草6克,乳香10克。

  外敷方:归尾、川芎、桃仁、乌药、木通、苏木各20克,红花、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各15克。

  该型多由外伤内挫,导致肩部经络损伤而引起。治法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原则,代表方为肢伤一方加减。

  气血亏虚

  内服方:黄芪15克,肉桂10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熟地黄12克,白芍10克。

  外敷方:白芍、当归、秦艽、川芎、细辛、威灵仙各20克,赤芍、鸡血藤、葛根各30克。

  该型多由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使肩部筋脉失于荣养而引起。治法以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为原则,代表方为十全大补汤加减。

  以上各型方剂,内服方用水煎服,每日一剂,若用黄酒煎服,则每两日一剂;外敷方将药材碾成细末,用适量黄酒调成泥膏状并蒸熟,待温度适中时,用纱布包成长方块,外敷在患处,用绷带固定,8~12小时后去掉,每服药可循环利用3~5次。(缪茂军

缪庚明

廖伟坤

冀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0662.html

相关推荐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3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防治老寒腿 保护骨关节

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老寒...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735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