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小儿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疗法详解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其主要特点,并伴有全身多系统的受累,包括关节、皮肤、肝、脾、淋巴结。本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年龄较小的患儿往往先有持续性不规则发热,其全身症状较关节症状更为显著,年长儿或成年患者较多局限于关节症状,经治疗多能缓解。

  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按其临床表现又与“白虎历节”、“鹤膝风”、“痛风”、“顽痹”等相似。

  辨证论治

  1.
风寒湿痹证

  [证候]

关节疼痛剧烈,时发时止,局部不红不热,动则加重,得热痛减,遇寒加重,肢体沉重,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迟或弦紧。

  [治法]

祛风散寒,利湿通络。

  [方药]

乌头汤加减。主要药物: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寒盛者加细辛辛温散寒;湿盛者加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风盛者加海风藤、乌梢蛇祛风活络;关节腔有积液者加白芥子,重用麻黄;关节肿大变形者加当归、红花、乳香、没药活血通络。

  2.风湿热痹证

  [证候]

发热,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关节屈伸不利,恶心,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

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主要药物:石膏、知母、粳米、桂枝、甘草、黄柏、苍术、怀牛膝、薏苡仁。皮肤瘀斑者,加牡丹皮、生地黄、地肤子、赤芍凉血散风;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加秦艽、防己、海桐皮、姜黄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3.气血两虚,经络痹阻证

  [证候]

面色白光白,关节肿胀变形,但无发热,关节屈伸不利,易疲乏,多汗,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气养血,化湿通络。

  [方药]

八珍汤。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甘草。可加桑寄生、牛膝、杜仲补养肝肾,加独活、秦艽、肉桂、细辛散寒祛湿通络。

  4.气滞痰瘀,痹阻经络证

  [证候]

病程迁延日久,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活动困难,易乏力,舌质红,苔白腻,脉细弱而数。

  [治法]

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方药]

桃红饮加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穿山甲、地龙、白僵蚕。临证时加白芥子、胆南星祛痰散结,加全蝎、乌梢蛇以增强祛风通络之功效。

  经验方

  1.赵锡武经验方

  [药物组成]

秦艽、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姜黄、桑枝、生地黄、蚕沙。

  [功效]

祛风透邪,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适应证]热痹。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2.王伯岳外用方

  [药物组成]

生艾叶15克,生川乌9克,生草乌9克,苍术9克,白芷9克,川芎9克,羌活9克。

  [功效]

祛风胜湿,清热止痛。

  [适应证]
寒痹。

  [用法用量]

上药共研粗末,分为两份,用布包好,放入水中煎煮,煮时加鲜大葱四五根,生姜一块,均捣碎,老酒一杯。煮沸后约20分钟,取出一个布包,将水压干,趁热熨痛处,轮流用两个布包热熨。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约10分钟。—剂可用2~3次,再用时加酒一杯同煮。

  3.赵心波经验方

  [药物组成]

嫩桑枝10克,青、海风藤10克,南红花6克,生侧柏叶10克,川牛膝10克,桃仁6克,伸筋草10克,松节6克,桂枝6克,威灵仙6克,寻骨风6克,秦艽6克。

  [功效]
疏风活络,利节活血。

  [适应证]
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4.赵心波外洗法

  [药物组成]
羌活6克,荆芥6克,独活6克,防风10克,白芷6克,红花6克,透骨草12克。

  [功效]
疏风活络,散风祛湿。

  [适应证]
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加盐、酒、葱,煎水洗患处。

  5.朱良春经验方

  [药物组成]



虫、炙露蜂房、乌梢蛇各12克,炙僵蚕、蜈蚣各10克。

  [功效]

搜风通络,蠲痹止痛。

  [适应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6.自拟类风湿汤

  [药物组成]

黄芪、秦艽、青风藤、海风藤各20克,防己、桃仁、红花、地龙、桂枝、牛膝、穿山甲珠、白芷、白鲜皮、甘草各15克。

  [功效]

通痹行瘀,活血通络。

  [适应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30天为一疗程。

  7.舒关温经汤

  [药物组成]

淫羊藿10克,制川乌6克,白芍
20克,威灵仙15克,白芥子10克,


虫6克,熟地黄15克,鸡血藤15克。

  [功效]

温经散寒、活血化痰。

  [适应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煎两次,每次50分钟,分两次温服。

  8.自拟祛痹方

  [药物组成]

当归20克,川芎15克,赤芍
12克,黄芪30克,桂枝12克,秦艽15克,独活15克,制川乌6克。

  [功效]

祛风通络、活血化瘀。

  [适应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适宜技术

  1.外洗法

  海风藤、海桐皮、两面针、桂枝、红花、透骨草各30克,水煎后熏洗关节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注意:用于关节肿痛者;熏洗时注意避风,防止感冒。

  2.针灸法

  (1)体针:主穴:关节窜痛、游走不定为主之行痹,取膈俞、血海;关节酸痛重着为主之着痹,取足三里、商丘;关节冷痛剧烈、遇热痛减为主之热痹,取大椎、曲池。配穴:上肢疼痛加肩髃、曲池、合谷、外关、阳池、阳溪、腕骨;下肢疼痛加秩边、承扶、风市、阳陵泉、膝阳关、照海、昆仑、丘墟。行痹、热痹以泻法为主,热痹、着痹以平补平泻为主。适用于本证各型。

  (2)艾灸:在患处关节疼痛部位,用半个米粒大小的艾绒3~5壮(直接灸),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用于晨僵较甚的寒湿闭阻。

  3.食疗法

  (1)赤小豆粥: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适量,熬粥食用。用于湿热痹。

  (2)木瓜汤:木瓜两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加入白蜜250克,调匀后放于洁净的瓷器内贮藏。每日晨起用温开水调冲1~2匙饮用,能舒筋宣痹止痛。用于各型痹证关节肿痛较甚者。

  4.敷贴法

  川草膏:生川乌、生草乌、附片、当归、丹参、白芥子各30克,生麻黄15克,干姜15克,桂枝12克,细辛、乳香各10克,三七5克,虎力散4支,葱白4根,白酒适量。

  诸药共研细末,马钱子散、虎力散掺入其中,调成糊状。将调好的药入锅内炒至不灼伤皮肤为度。加入麝香0.25克和匀,将药摊于敷料上(约0.5厘米厚),趁热敷于患处,外以绷带固定。每剂可重复使用5~7次。每次重复使用时,须按上法加药,随炒随用。

  5.中成药

  尪痹冲剂:每次3~5克,每日3次,温水冲服。用于久痹体虚,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等症。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0454.html

相关推荐

附子散治疗小儿脱肛。附子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附子散的秘方制作方法,附子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脱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附子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附子1两(生,去皮脐),...

VIP秘方 2025-09-10 0 407

三个小偏方治疗心律失常有奇效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意一项出现异常,包括心动过缓、过速、心律不齐及异位心律等。   验方一:妙方治疗心律失常    李...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10

小儿遗尿 名医临床经验艾灸大钟穴

【穴性特点】大钟穴是肾经的络穴,沟通肾经和膀胱经。大,巨大也。钟,古指乐器编钟,其声混厚洪亮。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声如洪钟,故名。大钟穴在足内侧,...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34

治疗高血脂中药偏方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1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