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肝胆湿热胁痛 治以疏肝利胆




肝胆湿热胁痛




褚某,男,45岁,2003年6月14日诊。




主因右胁胀痛1周来诊。1周前出现右胁疼痛不适,进而出现目黄,肌肤发黄,问及小便亦黄。发热,口苦,脘腹胀满,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腹诊:右上腹疼痛拒按。肝胆胰脾彩超示:提示胆囊炎、胆结石。结石大小约3.14×1.20厘米。患者拒绝外科治疗,转中医会诊。




证属:肝胆湿热。




治以: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处方:金钱草30克,郁金10克,鸡内金15克,海金沙30克,柴胡10克,元胡10克,黄芩10克,砂仁10克,茵陈30克,赤芍15克,大黄10克,佛手10克,香橼10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二诊(6月21日):胁痛减轻,热渐退,目黄、身黄亦减,口苦脘满减轻。上方又取14剂。




三诊(7月4日):无明显症状,黄疸已退,二便已正常。上方改大黄为5克,改茵陈为15克,余未变。继服30剂。




四诊(8月5日):无不适,又取30剂。




五诊(9月4日):查肝胆彩超:胆囊壁正常,未见胆囊结石。上方又取30剂善后。




按 肝胆二经布于两胁,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见胁肋疼痛,口苦。结石阻塞胆管,胆汁排泄不利,逆而入血,行走全身血脉,泛溢肌肤,故见目黄、身黄、小便黄。湿热蕴蒸则见发热。湿热蕴阻胃肠,则见脘腹胀满,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亦为肝胆湿热之征象。故治疗应以疏肝利胆,清利湿热为主。方中金钱草、郁金、鸡内金、海金沙清利湿热,利胆排石;柴胡、黄芩疏泄肝胆以退热;茵陈清热利湿以退黄;大黄清热通便;砂仁、香橼、佛手理气和胃;赤芍凉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疏肝利胆、清利湿热之功效,该方紧对是证,故而收效颇佳。三诊中患者黄疸已退,故减茵陈之量。大便正常,故减大黄之量。




陈宝贵认为少量大黄可以利胆退黄,增强排石之效。注意大便泄泻甚者,需减量。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0319.html

相关推荐

当归六黄汤治愈更年期多汗症

临床用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更 年期多汗症6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6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46~ 58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7年; 绝经前3...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6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