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肛门坠胀的辨证治疗

辨证分型

湿热下注型临床表现:肛门坠胀,有灼热感,或会阴部隐痛,或面赤身热,小便短赤,腹胀便结,或大便表面附有脓性黏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局部检查:肛缘皮肤可有潮红,肛门指诊肛隐窝处有压痛,或前列腺压痛,或直肠前壁宫颈部有压痛;肛镜检查示直肠黏膜充血潮红,或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附着,或肛隐窝充血、肛乳头肥大。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肛门坠胀,或刺痛隐隐,或腰骶部疫痛,有时向大腿或会阴部放射,伴忧愁抑郁,胸闷不舒,嗳气频频,矢气不畅,常有便意感,或曾有肛门手术史,舌红苔薄白,脉弦涩。局部检查或可见手术瘢痕,肛镜检查示直肠黏膜呈暗红色,指诊可扪及齿线上痔区有硬结。

中气亏虚型表现:肛门坠胀乏力,纳呆便溏易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局部检查:肛门指诊示直肠黏膜柔软,活动度较大。肛镜检查示直肠黏膜呈淡红色,直肠前壁可见黏膜堆积肠腔。

肾阳虚型临床表现:肛门坠胀,腰膝软,或夜尿频多,形寒肢冷,大便质软但难排出,舌淡脉细弱。

治疗处方

黄柏10克,当归尾6克,泽泻10克,秦艽15克,桃仁15 克,皂角刺10克,苍术10克,防风10克,熟大黄10克,槟榔5 克。加减:湿热—卜注型加薏苡仁、牛膝、马齿苋、地榆;气滞血瘀型加赤芍、牡丹皮、川芎、红花、柴胡、川楝子;中气亏虚型加党参、白术、黄芪、陈皮、升麻、柴胡;肾阳虚型加山药、山茱萸、杜仲、枸杞子、熟地黄。每天1剂,分早晚 2次服。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讨论

肛门坠胀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其表现类似中医的 “后重”范畴,是肛肠科的常见症状,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疾病伴发出现。患者常常感觉肛门坠胀难忍,有时放射到腰骶、臀部及大腿,里急后重,便意频频,登厕努挣无便,下午及晚间明显,卧床休息及晨起后减轻,该病反复发作,迁延日久不愈,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现代医学常将此症作为局部炎症来治疗,且多应用抗生素,往往疗效不佳,有时更换多种抗生素或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副作用大,肛门坠胀反而更严重。

笔者认为,肛门坠胀的发生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房劳过度等因素,致风、热、湿、燥之邪侵袭人体,停留于肛门大肠,局部气血不和,经络阻滞,湿热、瘀血、浊气结聚不散而成。又肛门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因此对于此症的治疗应采用清热利湿、祛风行气、活血通便之法。本方出自明代申斗垣的《外科启玄》,功能祛风清热、行气利湿、润肠通便,原方用于治疗痔疮肿痛之湿热内盛证。笔者以其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方中秦艽、防风祛风除湿;桃仁、当归尾活血散瘀行滞,润燥滑肠通便,使滞者行,瘀者化,大肠气机通畅;湿源于脾,脾虚则湿生,故用苍术之苦温以健脾燥湿,黄柏之苦寒以清热燥湿,二者相伍则热祛湿除;泽泻甘寒泻热利湿,槟榔行气导滞通便,两者配合行气利水消胀。皂角刺、大黄清热通便,祛瘀通络。诸药相配,针对引起肛门坠胀的病因“风、热、湿、燥”之邪,共奏清热利湿,祛风行气,活血润燥通便的功效。临床应用时应根据不同症状辨证加减使用,使得大肠气机通利,升降有序,故肛门坠胀消失。 (黄艳/文)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9689.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3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7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黄耆丸治疗虚劳。黄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黄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耆3分,鹿茸3分,茯苓3分...

VIP秘方 2025-10-27 0 217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