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淋证挟汗证





患者为56岁女性,因长期打麻将憋尿,3个月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后在某西医院住院治疗2个月,疗效不显,诊为尿道综合征,该院泌尿专家因无良策,建议中医治疗,故来我院。





患者入院时,三大常规、各项生化检查、尿培养均未发现阳性结果,患者每日排尿多达30余次,有不畅感,畏寒,每晚需穿厚衣棉裤入睡,动则短气,汗出如雨,睡眠差,手足心热,口干,每日需饮冷水2000余毫升,舌质淡,无苔,舌上满布津液,脉沉细。治以金匮肾气丸加减,寓阴中求阳,另用吴茱萸研末外敷涌泉穴引火归原。





再诊时,患者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形体畏寒大减,可脱衣入睡,仅背部、两腿膝以上至小腹畏冷,仍口干,但每天饮水量只有500毫升左右,唯动则短气、汗出如雨未减,舌质淡,无苔,脉沉细。又以经验方(略)水煎服加五倍子研末外敷神阙穴,收敛止汗,另用温针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三诊时,患者尿频症状除,小便顺畅,命其每天早上服补中益气丸,晚上服金匮肾气丸。予出院。





在这个案例中,患者每日需饮冷水2000毫升,像“热证”表现,因为我们的教材中说“真寒假热,若饮冷水,必饮之不多”。然这个患者日饮2000毫升,我为什么也认为是真寒假热证呢?





第一,患者形体畏寒,每晚需穿厚衣棉裤入睡,如系热证,必少衣而卧;第二,患者动则短气,汗出如雨,头湿如水浸,实为气虚,卫表不固也;第三,患者舌质淡,无苔,但舌上满布津液,脉沉细,如果是真热证,必舌红、舌质干、无津,脉必洪数。





有人肯定会问,为什么真寒证会出现渴饮冷水呢?这是因为肾气亏虚到一定程度后,常常出现真阴不能摄敛真阳,以致虚阳浮于上所致,是以有大量饮冷水自救的假象。对于这种阳虚而出现的假热证,治当从阴中求阳,于益肾精之品中微生“少火”之气,故用少量的制附片、桂枝。再配合使用中医里的外治法,如吴茱萸研末敷涌泉、五倍子研末敷神阙,以及温针灸等,故能取得甚好疗效。





湖南省中医院





主任医师
博士
毛以林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9336.html

相关推荐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案1朱某,男,...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901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风采录

编者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至今已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个县。普查队员们不畏工作艰难辛苦,将工作激情和感受通过咏赞百草、歌颂伙计、...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866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全国名老中医治胃痛方

处方:柴胡6克,白芍、党参、 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各15克, 枳壳、黄芩、法半夏、鸡内金各10 克。加减:若疼痛较甚,加五灵脂 (包煎)、蒲黄(包煎)各12克...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46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