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老中医李寿山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李寿山,1922年出生,山东省平度市人,中共党员。出身于中医世家,其父李鉴堂是全国五百名老中医之一。17 岁随父行医,曾任大连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市中医研究所所长,辽宁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曾荣获省部级、市级科技成果奖十余项,1992 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年6月,中华中医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会议授予其特别贡献奖。临床擅长中医内科疑难病证,对心、肾、消化系统病症有独到建树。现就李老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作一介绍。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见水肿,时重时轻,时起时伏,或始终水肿不明显,伴腰痛倦怠,舌质偏淡,或有紫色瘀点,面色不华,脉沉细或弦。尿常规检查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伴有血压高、贫血、胆固醇与类脂质高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肾亏虚,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兼夹湿邪血瘀,属水肿、肾劳范畴。李老根据俭匮要略》防已黄芪汤、葵花茯苓散、当归贝母苦参丸等化裁,自拟“清化益肾汤”,用以治疗此病。

处方:黄芪、冬葵子、土茯苓、益母草、白茅根各20克,丹参、益智仁各 12克,白术、当归、浙贝母各9克。

加减:尿少、浮肿明显者加石韦、车前草各9克;有胸水、腹水者另用蟋蟀、蝼蛄各7只,研细粉,分3次服;有血尿者加琥珀12克,小蓟9克;瘀血明显,舌有紫色瘀点,水肿难消者加红花9克,水蛭粉(每次1克吞服)3克;面色苍白,短气者加党参15克;头晕烦热,口干不多饮,舌质偏红加生地、女贞子各12克;舌质偏淡加熟地、枸杞子各12克;背寒怕冷、便溏、面白、血压偏高者加怀牛膝、苦丁茶各9克;食少难消化者加谷芽、麦芽、鸡内金各9克;尿蛋白久不消失者加芡实、金樱子各9 克,鱼鳔粉(每次2克吞服)6克;感冒而有恶寒发热者选加麻黄9克,生石膏12克,或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各9 克;曾用激素者加菟丝子、鹿角霜各9 克,待病情缓解后渐停激素。

用法:每日1剂,小火久煎,分3 次温服。有水肿者,低盐饮食。

功效:益气化瘀,清利湿热。

方解:方中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助运以扶正,气虚甚者宜量大;黄芪配当归、丹参增强益气养血化瘀之功,使瘀消而不伤正;冬葵子、土茯苓、浙贝母、白茅根清热解毒利湿,为祛邪之主药,量宜大,有黄芪、当归之助,使湿去而不伤阴,可放心大胆用之;益母草活血化瘀而利尿,日.有降m压之效,对血瘀湿盛水肿甚者II『用至60~100克无妨;益智仁温肾摄精以固肾气治本。诸药共奏益气化瘀、清利湿热之效。

病例:王某,男,16岁,因发热、水肿、尿少就诊,诊为肾病型慢性肾炎,用激素、雷公藤片等中西药及补充血浆蛋白治疗,病情未见缓解,视病人面色苍白,眼周晦暗,全身高度水肿,小便色黄短少,大便2~3日一行,食少恶心,倦怠短气,检查有大量蛋白尿,舌淡胖,边有瘀点,脉象沉涩。证系脾肾阳虚,湿瘀互结,治以益气化瘀,淡渗泄水,佐以扶阳,予清化益肾汤加党参20克,当归、菟丝子各12克,桂枝、炮附子各 6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服药后水肿渐消,2个月后出院回家调养,随访3年未见复发,并已复学。白严嵩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9188.html

相关推荐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每个季节更替时都会出现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以致于身体机能本来就低下人常常会感冒,在这里中医中药秘方网小编汇总了各类医书上治疗常见感冒的辩证用药,经常容易发生感冒...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040

归梢汤治疗痿证有死血者。归梢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归梢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归梢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痿证有死血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归梢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归梢、赤芍、莪术、桃...

VIP秘方 2025-10-29 0 2692

当归膏治疗耳鸣兼聋。当归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当归膏的秘方制作方法,当归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耳鸣兼聋。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当归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当归半两,细辛半两,芎...

VIP秘方 2025-10-29 0 2339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