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脱肛治宜补益中气 升提下陷

脱肛又名直肠脱出、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表现。如果仅黏膜下脱是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下脱为完全脱垂。脱垂部分位于直肠内称内脱垂,脱出肛门外则称外脱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群、久病体弱和身体瘦高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潮湿、瘙痒、肛门出血、偶尔大便干燥、有肉状物脱出、肛门坠胀、嵌顿等。

脱肛之名出自《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曰:“脱肛者,肛门脱出也。”中医认为脱肛多因人体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如《诸病源候论》云:“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固利久肠虚冷所为。”《疡科心得集》中有:“老人气血已衰,小儿气血未旺,皆易脱肛。”由此可见,脱肛的发生主因肺脾肾气虚,中气下陷,固摄失司所致。治宜补益中气,升提下陷。

取百会、神阙、承山,令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术者一手拇食中三指如持笔写字状拿灸用纯艾条使艾条与穴位局部皮肤成45度角,将艾条点燃端对准穴位处(点燃端的艾头与穴位处皮肤的距离约一寸左右),以患者自觉穴位局部温热、术者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原则分别于百会、神阙、承山各灸15至20分钟。每日一次,15次一疗程。

神阙穴位居脐中,又名脐中、气舍、气合、环谷、维会、命蒂等。为先天元神出入之道,其处凹陷空缺,历代针灸医籍均视为人体要穴。此穴属任脉,通过经络关系督脉“贯脐”、“过脐中央”,故在肚脐施灸可以激发经络之气,通过任督二脉总理人体诸经百脉、五脏六腑,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元固本、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调整脏腑平衡的功效。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百会穴又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遵“下病上取”之古训灸之可以旺盛阳气,升阳举陷,益气固脱,升提收摄。足太阳经别入肛中,与膀胱经穴承山穴处艾灸可疏调肛部气血而增强其约束能力。

同时,患者再注意多食蔬菜,防止便秘。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忌久蹲茅厕,努争排便。经常作提肛运动,以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8159.html

相关推荐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2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2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脑出血扶阳固脱并用

脑出血病情既见闭证,又见有脱证的表现,要以回阳为要,且扶阳固脱并用,方能转危为安。下面举例说明。  潭某,男,69岁,200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左半身突然活...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92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