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肝郁气滞型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中医治疗

胆囊炎与胆囊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胆囊疾病,且胆囊炎与胆囊结石二者在病理上常常互为因果。胆囊结石可诱发胆囊炎,胆囊炎又是促使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胆囊炎、胆囊结石属中医之胁痛、胃脘痛、结胸、黄疸等范畴。临床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施治,灵活化裁,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本病的肝郁气滞型多见于发病初期的胆绞痛或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疼痛以胀痛为主,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反复发作,胸闷食少,时有嗳气,右上腹局限性压痛,腹壁尚软,体温正常或伴有低热,口苦,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厌油腻,多无巩膜或皮肤黄染,舌质红或暗,舌苔薄黄。治则:疏肝利胆、理气开郁。方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25克、炒枳实15克、白芍15克、郁金15克、槟榔20克、半夏15克、黄芩15克、生姜10克、大枣4枚。便秘者,槟榔易大黄;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

典型病例



孙某某,男,65岁,4月18日诊。一周来右上腹疼痛逐渐加重,腹胀,胸闷食少,时有嗳气。B超检查:胆囊炎、胆囊结石,最大结石直径0.4厘米。胸闷食少,恶心,便秘,现已4日未大便,腹壁柔软,右上腹未触及包块,口苦,舌质淡,苔薄白,脉弦。诊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肝郁气滞型。治则:疏肝利胆,行气开郁。方用大柴胡汤:柴胡20克、黄芩15克、生大黄10克(后下)、半夏10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姜10克、大枣7枚。水煎分两次服。首次药在下午5时服下,服药后约两小时左右,腹痛突然加重,患者剧痛难忍,辗转反侧,额汗淋漓,持续大约四十多分钟的时候,疼痛突然终止,第二天晨起,右上腹略感有些隐痛,未大便,余无不适。服下第二次药,至下午仍未大便,上腹部仍微感隐痛。原方大黄加至15克,再服。次日上午大便通,一上午腹泻两次。腹痛消失,原方大黄易槟榔,再服1剂。前后服药3剂,B超检查:胆囊未见结石,至今未发。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7678.html

相关推荐

宫颈鳞癌中医治法处方

赵国荣教授从医30余年,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中西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肝病中医医疗中心副...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538

电光性眼炎治疗便方与验方

电光性眼炎是因眼睛的角膜上皮细胞和结膜吸收大量而强烈的紫外线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可由长时间在冰雪、沙漠、盐田、广阔水面作业或行走时未带防护眼镜而引起,或太阳、紫外...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07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