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清络饮方解

单兆伟,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首届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后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习,长期从事脾胃病的证治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主要论著有10余部。
组成: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赤芍10克,炒白芍15克,当归10克,炒薏苡仁15克,炒扁豆10克,炒山药10克,仙鹤草15克,石榴皮10克,炒黄芩10克,炒枳壳10克,生甘草5克。
功能:健脾化湿,清肠和络。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之脾虚湿热证,症见腹泻、腹痛、便脓血等症。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如属脾虚湿热证亦可化裁用之。
用法:每日一剂,分煎两次,取药液250毫升,分2 次口服。
方解:本方由参苓白术散合黄芩汤化裁而来。从用药看可分为:健脾理气类,如太子参、炒白术、炒薏苡仁、炒山药、炒扁豆、炒枳壳等;清肠和络类,如黄芩、赤芍、炒白芍、当归、仙鹤草、石榴皮等。此方特色用药为石榴皮,古谓“痢无止法”,石榴皮虽为涩肠止泻药物,但又有较强抗菌作用,可根据病症需求调整用量,起效甚佳。赤芍、炒白芍同用,既可活血清络,又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合当归行血活血,仿洁古芍药汤“行血则便脓自愈”之意。
加减运用:此方为一标本兼治之方,临证时需细辨虚实之多少,详查湿热之轻重,处方用药需随证化裁。疾病初起,湿热之象明显,而脾虚不著,可酌加清热祛湿之品,必要时去太子参、炒白术等品;便脓血症状显著者,可配合灌肠治疗,处方以白及30克、石菖蒲30克、生地榆30克,浓煎,每次10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使药液直达病所,生肌愈疡,清肠止血;随着病情发展及治疗,脾虚之证渐显,此时注意顾护后天之本便尤为重要,需酌减清化之品,加大健脾力度。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顾护胃气,避免用药过于苦寒或过于温补,正如吴鞠通所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时乐 整理)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7534.html

相关推荐

黄柏膏治疗黄柏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柏膏的秘方制作方法,黄柏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柏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柏1两,绿豆1两半,甘草4两(生...

VIP秘方 2025-10-30 0 1641

创伤性关节炎的中药熏洗疗法

创伤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2例中,男性38例,女性 24例;年龄30~68岁;病程1~3年。临床表...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466

祛痰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痰为机体的病理产物, 随气升降, 流窜全身, 停 滞于脏腑、 经脉、 肢体为病。 祛痰剂是为痰证而设, 依据痰的性质不同, 分为清热化痰剂、 温化寒痰剂、 润燥...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280

汗疱疹:渗湿清热止痒洗方

汗疱疹是春秋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双手掌或手指侧面,初起为米粒至粟粒大小的水疱,呈半球形,疱壁较厚,稍高出皮肤表面,有分散或密集出现,肤色发红,手部多汗,自觉...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35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