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很早就发现心和胆有亲密的关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邓玉霞

  “胆战心惊”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成语。形容因害怕而胆乱颤、心发慌。成语到底出于何处,有人说出自元朝的折子戏《碧桃花》:“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也有人说出自明朝吴承恩《西游记》“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不敢举步。”现实生活中,“胆战”真的会“心惊”?
  其实人们早就发现遇到害怕的事,会感觉胆在颤,心也在抖。为什么会这样?西医告诉我们,胆和心是两个关系紧密的人体器官。在人体解剖学上,心脏和胆囊的神经支配在胸4~5脊神经处存在交叉,当胆囊有毛病时,会通过胸4~5神经反射引起心脏冠状动脉收缩,诱发心脏疾病。反之,心脏的毛病也会通过此神经反射波及胆囊。这也是为什么胆囊手术不慎可以导致心脏骤停、心肌缺血疼痛会表现在胆囊区域的原因。同时,胆囊储存的胆汁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及胆酸,他们都是兴奋迷走神经的物质,任何原因引起胆囊病变,使血液中胆红素和胆酸浓度增高,都可以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心肌细胞子能量代谢,降低心脏功能。西医上把这些现象叫作“胆心反射”“胆心综合征”。
  中医很早就发现心和胆有亲密的关系。中医经络理论对此做了很好的阐释,在几千年前就认识了“胆心反射”这一现象,并为此做了理论总结。在中医理论里,经络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的神秘通道,它纵横交错,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起着运行全身气血、濡养机体、沟通人体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作用。
  足少阳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中重要的一支,胆经是从头部绕往身体侧面,并达到脚尖的一支非常长的经脉。它与手厥阴心包经在脉络、经别、经筋在行走通路上的许多部位都有交互贯通,这使胆与心有了扯不断的密切关系。胆与心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原因就在于此。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知道“胆战”真的会“心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胆囊区或上腹部疼痛,检查没有发现肝胆或上腹部有问题,那一定得考虑会不会是心脏的毛病;患胆囊炎、胆结石时,也要注意保护心脏,因为胆囊疾病完全有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医生给病人做胆囊手术时,一定得手法轻柔,否则可能会因为手法粗劣刺激胆囊,引发心脏意外事件。
  在日常保健上,更应注意胆和心之间的关联。心脏病患者,即使没有胆囊炎,也不可以过度食用刺激性饮食和油腻饮食,也不可以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食。(邓玉霞)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7479.html

相关推荐

颈源性失眠 中医推拿疗法

颈源性失眠是由于颈部疾病导致的交感神经受压刺激大脑兴奋性增高,或椎动脉受压使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睡眠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病。临床上治疗常用镇静催眠药,使中枢神经抑制...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34

中医人才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

中医是我国的瑰宝,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发展。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和内外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医人才的匮...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30

大多数尿频和肾虚无关

排尿是每个人都要进行的生理活动,一般来说,“喝得多,尿得多”是大多数人的认知。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这样两种人:“一...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37

肥胖 中药膏方调理减肥

痰湿质是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导致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的一种体质状态。典型表现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5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