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乙型黄疸型肝炎中医养肝汤

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是由于肝细胞在受到肝炎病毒破坏后, 造成胆管堵塞, 胆汁排泄障碍, 导致总胆红素增高, 引起黏膜、皮肤等部位发黄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对于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而近年来中医在肝炎的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笔者通过对82例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对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采用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阜新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接收的82例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1例。观察组女20例, 男21例;年龄21~66岁, 平均 (42.8±3.2) 岁;病程1~18年, 平均 (7.5±1.2) 年。对照组女19例, 男22例;年龄22~68岁, 平均 (42.9±2.5) 岁;病程2~16年, 平均 (7.8±0.9) 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80U/L, 总胆红素 (TBIL) >34.2μmol/L, HBV-DNA>1×105copies/mL, 肝肿大;近2周内未服用降酶、保肝及退黄药物;患者均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有精神障碍者;有严重躯体疾病者;患有肿瘤者;其他病毒感染及贫血者;妊娠及哺乳期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内科综合保肝、支持、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给予甘利欣治疗。在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30mL甘利欣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40190) 静脉滴注, 每日1次。治疗3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养肝汤治疗。组方:白毛藤12g, 茵陈12g, 猪苓、白术、板蓝根、茯苓、泽泻各10g, 炒栀子、黄柏各8g, 山药10g, 甘草片3g。每日1剂, 水煎150mL, 于早晚服用。治疗3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 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白蛋白 (ALB) 、ALT、TBIL水平。 (2) 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患者ALT、TBIL水平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肝脾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肝脾明显回缩, ALT、TBIL恢复50%以上;无效:患者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变化或加重。以有效和显效计为临床总有效。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 疗效比较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9.95,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 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后, 两组患者ALT、TBIL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 ,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4 讨论 乙型肝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升高,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 其不仅有肝炎的症状, 还伴有黄疸的症状, 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呈金黄或浅黄色、红斑样皮疹、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等, 其病因较多, 包括肝炎病毒感染、化学毒物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临床一般采取药物疗法进行退黄保肝治疗。
甘利欣是治疗肝炎的临床常用药物, 具有抗感染、保肝、改善肝功能的功效, 但单纯应用甘利欣的疗效不显著, 往往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2]。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属于中医“黄疸”“胁痛”等范畴, 认为其病机为肝郁脾虚、邪毒入侵、稽留湿热及日久血瘀肾虚, 即湿热之邪入侵肝脏后, 热邪无法宣达而助湿, 湿邪无法发泄而助热, 最终导致气血失调, 肝肾均亏, 胆汁外溢于皮肤形成黄疸而发病。临床治疗应以化瘀补虚、除湿祛毒为原则。本研究所用养肝汤中, 白毛藤清热解毒;栀子、黄柏清热利湿;茵陈退黄清热;白术健脾益气;泽泻、猪苓泄热通淋, 利水渗湿;板蓝根抗病毒;茯苓利湿健脾, 清热解毒;山药益肺生津, 健脾养胃;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配合起到利湿健脾、消退黄疸的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同时两组患者ALT、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 ,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 (P<0.05) , 证实采用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黄疸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优于单独西药治疗, 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与文献报道一致[4,5,6]。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 对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采用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 临床疗效显著, 可显著改善肝功能,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勇.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CD].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电子版) , 2017, 4 (27) :25-26, 29. [2]尹毅, 苏平.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 2015, 35 (5) :994-996. [3] 李虹, 陈美晴.养肝汤联合甘利欣 (DG) 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 (4) :165. [4]朱爱民.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37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 14 (21) :128-130. [5]何丽娟.调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2017, 39 (7) :27-28. [6]问婧.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 (18) :159-160.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崔静静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7337.html

相关推荐

中药炒炭有妙用

看中医处方,有时会发现某 中药名后加了“炭”字,如大蓟 炭、大黄炭等,这就是中医独特 的炭药。炒炭是中药的一种炮制方 法,即将药物炒(或...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04

李振华:儒医人的楷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借用诗人藏克家此说,国医大师李振华先生虽然去世三年了,但他仍然活在我们心中。首届国医大...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60

梦中的“神仙粥”

相传有位丞相之女,年三十许,产后身体虚弱,饮食日渐减少,身体日渐羸瘦,时觉眩晕,步履蹒跚,丞相着急万分,遍寻名医医治无果。一日,丞相之女昏昏沉沉、似睡非睡中梦到...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33

近代绍兴医家撰写的医籍特色

近代绍兴医家以敏锐的思想和务实的态度,积极应对西学东渐带来的冲击和“废止中医案”的打击,创组绍兴医药学研究社,创办《绍兴医药学报》和医校...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65

立法是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吴滨江先生早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学习,后游学日本、匈牙利、奥地利等国,1998年移民加拿大,之后长期工作在中医药临床与教学第一线,并经常在世界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