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癃闭 病在三焦气化 隔药灸脐法



汪某,男,79岁,2013年2月9日初诊。不小心倒地趴卧3小时,家人发现后去医院检查无骨折,回家后当晚尿急尿痛,点滴而出,茎中如刀割,次晨滴沥不通,即刻住院,入院后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插导尿管3次均未成功,病人不同意做造瘘术,遂邀请中医会诊。刻下患者虽年逾古稀,但体健偏胖,小便难出,努挣滴沥,小腹鼓胀疼痛,口渴口苦而干,大便也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滑数。


中医诊断:癃闭。此乃膀胱湿热充斥,三焦闭塞,加之跌扑就卧之后,气滞血瘀,肺气闭阻失宣,则水道不通而成癃闭。此是癃闭实证,急当清热利湿通便,宣上窍以通下闭。取芒硝9克,大黄5克,黄芩5克,肉桂3克,红葱根须15克,新鲜田螺2只,白酒10毫升。前4味研成细末,加入后3味捣烂成软膏,团成圆饼,上用牙签扎小空数个,置肚脐上,药饼上再放艾柱连灸5壮。灸至3壮时,患者即有便意,灸毕,小便得通,尿出血条、肉屑状小便约500毫升,患者非常高兴,夜间又大便一次,状如羊屎蛋,奇臭无比,便后全身通爽,如释重负。


2月10日又灸治1次,灸后小便基本能自如排出,厚腻黄苔已退。之后连灸3次,大小便正常,痊愈出院。3月8日电话随访,大小便基本正常。


按 癃闭一证,病在三焦气化,与肺、脾、肾相关。肺居上焦,为水之上源,五脏之华盖,肺气宣降,则水道通调,下输膀胱而出。脾居中焦,为升降枢机。肾居下焦,为先天之本,气化根本,内寄命门之火,主温煦万物,此火一衰,膀胱寒水便成冰结,欲出而不能矣。


本例患者虽年逾古稀,但体健偏胖,膀胱湿热蕴甚,跌扑气滞血瘀以致肺气闭塞不宣,三焦气化失常则发癃闭。方用芒硝、大黄清热利湿,通利二便;用黄芩清肺之郁热;葱白根开宣肺气而通窍,上焦闭开,肺气下行,水道通调,下窍亦通则病愈,真有“提壶揭盖”之妙;田螺敷脐通利水道之功甚强;肉桂辛热善动,直入命门而补其火,火旺则阴寒解而水得以气化蒸腾,三焦气化通畅,小便自出矣。


中医认为,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内治之法即外治之法,内治之药亦外治之药。《医学源始》中说:“人之始生,生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始生,五脏六腑之形成故也。”故脐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脐之神阙穴位于任脉,而任脉属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同司管人体诸经之百脉,所以脐和诸经百脉相通,脐又为冲任循行之所,而且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岐”,故三脉经气相通。故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内连五脏六腑、脑及胞宫。《难经》中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通过隔药灸治肚脐,能健运脾阳,和胃理肠,宣肺通窍,行气利水,散结通滞,而达通利二便之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7132.html

相关推荐

口臭的毛病 黄连泡水可治

偏方名黄连泡水【食材】黄连5克,白糖20克。【方法】将黄连5克放入杯中,倒入开水100毫升,再加入20克白糖,拌匀冷后服用,每日两次。【外公问诊记】一次,妈妈的...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119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8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4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