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内伤发热中医方药治法

医案 气虚发热案
牛某,女,45岁。2014年5月15日初诊:间断性发热、乏力、头晕1年余,加重5天。症见:语声低微,面色潮红,乏力,头晕,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形体消瘦,纳差,寐差,易感冒,大便秘结,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诊断:(气虚发热型)内伤发热。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药:黄芪50g,党参15g,白术15g,甘草15g,陈皮15g,当归15g,茯苓15g,砂仁(后下)15g,酸枣仁15g,夜交藤15g,柴胡10g,升麻10g,防风5g。7剂,常法煎服。嘱患者防外感。
5月22日二诊:患者体温略有下降,最高时为37.6℃,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减轻,大便秘结,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脉细弱。原方减酸枣仁、夜交藤,7剂,水煎服。
5月29日三诊:患者无明显发热,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症状缓解,睡眠、饮食和二便可,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效不更方,继服上方7剂,水煎服。
6月4日四诊:患者无发热,余症大减。停服汤药,予补中益气丸,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患者治疗后发热、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消失,半年内未复发。
按孙伟正指出调理阴阳,补虚泻实是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虚证者,补气血阴阳的不足以消其虚火;实证者,宜视肝郁、湿阻及瘀血之异,分别行气、化湿、活血,祛除病邪以清其实热;虚实夹杂者,则需分清主次,兼而顾之。
患者间断性发热1年余,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虽多次应用抗生素,但效不显,反复发作。患者以发热为主证,劳累后加重,伴有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气虚不足之症,且平素易于感冒,综合四诊辨证为气虚发热。患者平素气虚体质,易感外邪,失于调理,病程日久,脾胃气衰渐重,中气下陷,阴火内生故发热;劳则耗气,故发热在劳累后加重;脾虚失于健运,气血化生不足,五脏六腑失养,故见乏力头晕,心悸气短;气虚卫表不固,则易于感冒;气虚推动无力,故见大便秘结;舌质淡、苔薄,脉细弱,均为气虚不足之证。治疗投以具有甘温除热和调畅气机作用的补中益气汤,即在补气药基础上,加用具有升提中气、调畅气机作用的升麻、柴胡,则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正常,气机通畅,虚热自退,并随症加减,疗效显著。方中黄芪、防风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党参、甘草、白术、砂仁、茯苓健脾补气;当归养血活血,与党参、黄芪配伍能补气和营;升麻可引胃气上腾复其本位,柴胡可引少阳之气上升,二者既可升举清阳,又能透泄热邪;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砂仁行气温中,北方人用量可大;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胃、升清阳、补元气、除烦热之功效。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5829.html

相关推荐

煮朴丸治疗脏寒泄痢。煮朴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煮朴丸的秘方制作方法,煮朴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脏寒泄痢。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煮朴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北枣半斤,生姜(切片)4...

VIP秘方 2025-09-10 0 619

心绞痛 中成药内治法外治法

报特约专家、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何国兴心绞痛是因某种因素引起冠状动 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发生短暂性缺 血、缺氧,临床以突发性胸痛为主要表 现的一种综...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67

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有特殊优势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亢泽峰在主论坛上发言。中医眼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应该思考怎样“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68

治疗扁平疣验方

扁平疣是由疣病毒所致。本病好发于青少年,故又称青年扁平疣。易发生在皮肤柔嫩的面部及手背,可传染他人,亦可自身接种。其特点为皮疹为扁平丘疹,常无自觉症状。中医认为...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71

蔬菜泥螺性日光皮炎(秘方数:4)

本病是因短时间内大量进食某些蔬菜或黄泥螺,再经日光照射后发生于面、手背等暴露部位的一种光感性皮炎。主要见于农村,发病季节随各地种植、进食菜类品种的不同而异。患者...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93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