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止胃痛效果并不慢

胃痛,中医病名是胃脘痛,又称胃气痛、心窝痛等,是指上腹或心窝处发生疼痛的一种病症,痛时可以牵连肋背或兼见呕吐、吐酸、嗜杂、形寒、便黑及大便不正常等现象。

导致胃脘疼痛的原因通常有两类,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所引起;另一是由于脾不健运、胃气不降而导致。因此,胃脘痛常发生在情绪失和,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的时候。

一些患者认为中医止胃痛效果慢,不如服西药见效快。其实,仅就止痛而言,中医、西医的效果一般都不能速效。不过,中医多根据体质,从根本上纠治、排除引起胃痛的原因,其远期效果多优于西药。

中医诊治胃脘痛,通常分为四个证型:

肝胃不和:胃部胀痛或牵连至肋背部,嗳气吐酸、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多见于情志波动之后发作,查其脉象,多弦,为肝气犯胃。治宜疏肝理气、止痛,方剂用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10克,白芍 15克,当归5克,白术15 克,升麻5克,生姜5克,甘草5克,香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郁热:胃脘疼痛,伴有灼热感、泛酸嘈杂、烦躁不安、口渴、小便黄赤或便秘等,为热毒郁积中焦,气机不畅。治宜清热行气、止痛,方剂用白虎汤加味。药用生石膏 30克,知母15克,两面针5克,玄参10克,薄荷 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l剂。

脾胃虚寒:常为久病、体弱者,胃部隐隐作痛、脘部觉冷,进食后痛减,呕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严重者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舌淡有齿印,脉沉细无力。治宜温中和胃,止痛,方剂用理中汤加减。药用红参须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干姜15克,肉桂5克,八角5克,高良姜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瘀血内停:多见于久病者,胃痛如刺如割,进食后疼痛会加剧,痛处不移、拒按,或见呕血、黑便,舌有瘀斑,脉细涩等。治宜活血化瘀、止痛。方剂用桃红四物汤加减。约用桃仁10克,红化10 克,当归10克,川芎5 克,当归10克,白芍10 克,鸡血藤15克,海螵蛸 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在生活要做好胃痛的护理及调理,注意饮食上的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饮食定时定量,应尽量少食多餐,饮食宜软、温、暖,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不吸烟;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脾胃虚寒者尤应禁食生冷食物。肝胃不和的患者忌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南越)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5330.html

相关推荐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59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49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3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4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3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