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疏肝和胃治腹泻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徐经世老中医行医50余载,在治疗肝胆脾胃及各种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他认为脾虚生湿和木盛乘土是脾胃病的两大基本病机,治疗应特别注重调护脾胃和疏理肝胆相结合。

  徐经世2011年8月曾接诊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患者主诉胃脘部畏寒、腹泻反复发作5年余,稀便每日5~10次不等,并伴有神疲乏力,纳谷不馨,时有上腹饱满感,饭后加重,肠鸣腹痛,泻后痛减,肛门有重坠感。偶有头晕头昏,失眠多梦等。前医言其脉沉细,以为是沉寒久客,脾肾阳虚之证,治以温补,仿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中有熟附片12克,肉桂8克,干姜8克,此外且有山萸肉、巴戟天、台乌药、川杜仲、淫羊藿及党参、黄芪、白术等。患者服下第一剂便觉口燥咽干,面如火烤,甚是难耐,不敢再服。至徐经世处,详问病史,知其有慢性浅表性胃炎20余年,脉来细弦略沉,舌质淡,苔黏腻,认为此系肝胃不和,湿痰中阻之象,治以疏肝和胃,化湿畅中法,方仿苍白二陈加味,处方:煨葛根15克,苍白术各12克,陈枳壳12克,橘络20克,绿梅花15克,姜半夏12克,天麻15克,厚朴花10克,煨姜5克,姜竹茹10克,扁豆花30克。嘱服7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品。7日后病家复诊,诸证大减,大便成形,日行二三次,胃脘部畏寒亦有显著改善,已无腹痛,其他伴随症状也明显好转,舌苔转薄。徐经世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湿胜则飧泄,乃独由于湿尔。”效不更方,原方稍作调整,再进10剂,以观后效。

  按:由此案可知,辨证准确,则效若桴鼓;施治不当,则延误病机。所以,调治脾胃时用药很关键,既要防温燥太过伤胃,又需防滋腻太过碍脾;用降浊药物时,应注意升举脾气,以防清阳下陷;用寒凉药物时,当注意炒制或反佐辛温之品,以防寒凉伤胃;用补气药物时,需注意防止生发肝阳,同时还需防肝气来犯,故制方时酌情配伍疏肝理气之药。若疾病久治不愈,失治成灾,误治为害,最后必然转为疑难杂病,表现出阴阳错乱,寒热错杂,虚实相间,表里俱病的特点,给辨证带来很大的困难。徐经世所制诸方,多主以和法,泻中有补,补中有运,寒温并用,升降同调,在疏肝理气、化痰除湿、消食、泄热、散寒、活血的同时辨证配伍益气、养阴、养血之法,使邪气渐去,正气来复而趋于平和。不求显效于一时,但求收功于长久。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5164.html

相关推荐

家常小病 试试药茶治疗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古书中的一句话。其实,茶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药物,早在古代就已被充分运用了。如今,市...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2146

进补可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广泛的结缔组织存在非化脓性炎症,多个器官可受累,临床常有发热、乏力、肌肉及关节疼痛和各器官受损害所引起的相应表现。药...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1461

脾胃出现问题时

脾胃出现问题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以下现象。1.肩膀疼痛:右肩经常痛时“肝脏”有问题,左肩酸痛时“心...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2022

“寒温统一”治热病危急症

寒温分离有误区  待到温病学术大发展,在热病临床大放异彩,后之学者,又只知有温病,不知有伤寒,再一次走进了偏见的胡同,并越走越远。把温病独立成门派,造成割裂寒温...

秘方方剂 2025-10-31 0 2596

益气温阳中成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两组各60例。治疗组肾阳虚轻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含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等);重证用十全大补丸(含上方成分,加鹿茸、五味子。均用10克,每天3...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849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4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