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风先兆证 平肝息风法

  编者按:中风先兆证,系指中风发病前,病人间断出现的头晕、目眩、头疼、肢体麻木、肌肉?

动,或一过性语言不利等前驱症状。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其所著《医林改错》一书中,专篇详细论述了三十四种中风先兆症状,并强调“因不痛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张哲浩、刘宝恒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将本病治疗总结归纳为四法,今起本版将分4部分刊出。

  

  证见头目眩晕,头胀耳鸣,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弦硬有力,寸盛尺虚。或见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症。《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此证多因性情急躁,恼怒太过,或情志不遂,忧思不解,致肝失调达,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伤阴,肝阴耗伤,肝失所养,肝阳上亢所致。治宜平肝潜阳,清热息风,方用平肝息风汤,药用石决明、钩藤、黄芩、龙胆草、夏枯草、生地、麦冬、丹皮、白蒺藜、菊花、桑叶、蝉蜕、牛膝、代赭石、甘草。手足麻木,筋惕肉?

者加地龙、白僵蚕、全虫、木耳;心烦失眠者加龙骨、牡蛎、炒枣仁、柏子仁、五味子。

  病案举例

  唐某某,男,汉族,56岁。2009年8月7日初诊。性格直爽,遇事急躁,易怒,近因生意经营不善而致心中常觉烦躁不宁,头目眩晕,头胀耳鸣,时觉脑中昏愦,肢体麻木,语言现一过性不利,口苦,咽干,目赤,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硬而数,血压:150/95mmHg。证属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脑CT提示:颅内CT平扫,未现确切异常。治宜平肝潜阳,清泻肝火,药投平肝息风汤。处方:石决明30克(先煎),钩藤30克(后下),黄芩15克,夏枯草15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丹皮15克,白蒺藜15克,菊花12克(后下),蝉蜕15克,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甘草10克。5剂,每剂水煎早晚温服,嘱其调情志,戒烟酒。

  药进5剂、头目眩晕,头胀,口苦咽干大减,大便已转正常;烦躁不宁消失,饮食知味,舌苔薄黄,脉弦数,血压:135/80mmHg。上剂减牛膝、代赭石,加白僵蚕15克,地龙15克,全蝎2个(冲服),黑木耳30克,每剂水煎早晚温服。上方随证加减,进药25剂,诸证消失,舌色淡红鲜明,苔薄白滋润,告愈。

  按:该患者因忧郁不解,肝失调达,郁而化火,致使肝阳上亢。其头目眩晕,头胀耳鸣,肢体麻木,语言现一过性不利,口苦、咽干、目赤,心中烦躁,小便赤,大便干结,苔黄,脉弦硬而数,皆为其征。方中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清热息风;黄芩、龙胆草、夏枯草、菊花、白蒺藜、蝉蜕清泄肝火,平降肝阳;生地、麦冬、丹皮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牛膝、代赭石镇冲降逆,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相得益彰,故进药数剂而收殊效,诸证得以缓解。继加虫蚁之属以搜剔经络,息风止痉;黑木耳民间常用以祛风通络,解痉息风。诸药合用,肝火得泻,肝阳得潜,阴阳调和,升降相因,其证乃愈。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4848.html

相关推荐

三个中药偏方治痛风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痛风    【偏方一:苍术甘草煎】    原料:黄柏、威灵仙、陈皮、羌活各6克,甘草、苍术各10克,芍药3克。    制法:煎汁服用。 ...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273

甲型流感未病先防有病早治

目前,甲型流感仍在全世界的一些区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不久前提醒人们,流感病毒很可能在今年秋冬季发生变异,并出现新一轮流感高峰。因此,做好流感的防...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82

肾虚中医治疗详解

肾虚的表现耳背: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肾虚的一大表现就是听力减退。如果他还时常向你抱怨耳朵里像有只蜜蜂一样嗡嗡地叫,那就更加说明问题了...

秘方方剂 2025-09-11 0 1301

中药防治夏季腹泻

夏季是细菌活跃的季节,也是人的抵抗力较弱的季节。近日,网络上一篇“八大‘夏季病’排行榜”的文章受到热捧,虽然都是...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467

肝与胆互为表里

“披肝沥胆”是中国人非常了解的一个成语,以肝与胆的联络亲近、彼此照顾来比方相互坦白交往同事。由此可以看出肝、胆之间的联络非同小可。那么,...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40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