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心悸心烦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

  唐某,女,27岁,2012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心悸不适2月余。患者2月前自觉心悸、心慌,时作时止,休息时不减,伴恶听声音,易惊。患者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史。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曾服用疏肝理气,重镇安神的中药,效果不明显。

  刻诊:心悸、心烦,胸闷气短,口苦,夜寐不安,偶有腹痛腹泻,小便尚可。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左关尤甚。时值中秋,笔者发现患者已穿羽绒服、毛衣等,故问之畏寒否?答曰:十分怕冷。

  脉证相参,六经辨证当属少阳、太阴同病,拟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党参6克,枳壳10克,桂枝10克,干姜6克,五味子3克,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炙甘草6克。5剂,水煎服。

  10月11日二诊:服药后,心悸、胸闷、心烦、失眠好转,仍畏寒明显。上方去枳壳,继服5剂。此后又连续服用40余剂,症状消除停药,一年后随访,称未再发作。

  按:近代名医祝味菊认为,六经乃人体抗邪所发生之六大类证。本案中心悸心烦,口苦,胸闷,易惊是少阳病,腹痛,畏寒,下利为太阴病。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通少阳温太阴,加枳壳理胸中之气,龙骨安神,五味子敛气,口不渴去瓜蒌根,大便溏去大黄。

  关于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提出本方为少阳病又兼有阴证转机,认为,“腹满下利,主症在于脾寒而无复可疑……大便溏薄是少阳病转入阴证的转折点。”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4373.html

相关推荐

“寒温统一”治热病危急症

寒温分离有误区  待到温病学术大发展,在热病临床大放异彩,后之学者,又只知有温病,不知有伤寒,再一次走进了偏见的胡同,并越走越远。把温病独立成门派,造成割裂寒温...

秘方方剂 2025-10-31 0 2596

益气温阳中成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两组各60例。治疗组肾阳虚轻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含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等);重证用十全大补丸(含上方成分,加鹿茸、五味子。均用10克,每天3...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849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4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