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治疗眩晕症的药用方

  张某,男,63岁,2010年2月12日初诊。患者6年前出现胸闷胸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经治疗其功效不明显,胸闷胸痛时作,遇寒即发。近一个月来天气寒冷,加之劳累出现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伴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而迟。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低钝,心律整齐,心率74次/分,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少量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标Ⅱ、AVF、V3的T波低平或倒置。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阳亏虚,心脉痹阻。治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自拟甘桂饮加减:炙甘草30克,桂枝15克,太子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郁金10克,姜黄10克,瓜蒌15克,薤白10克,细辛3克。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7剂。嘱患者注意休息,忌劳累恼怒,慎起居。

  2月19日二诊:药后心胸憋闷作痛,畏寒肢冷,气短乏力递减,仍心悸不宁时作,舌淡略暗,苔薄白,脉细涩。上方加茯神10克,远志10克,柏子仁10克,继服14剂。

  3月4日三诊:药后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畏寒乏力诸症明显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前方加刺五加30克,红景天15克,继服14剂。

  3月18日四诊:药后胸闷胸痛未发,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诸症皆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口服通心络胶囊善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胸痹,为胸阳痹阻之证,尤在泾指出:“痹者,闭也。”《类证治裁》:“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本病多因素体阳虚,感受寒邪,寒凝心脉;或阳气久虚,无力运血,心脉瘀阻;或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聚湿生痰,闭阻心脉而致。本例患者年老体衰,心阳素虚,加之外感寒邪,寒凝气滞,血行不畅,胸阳不振,而发本病。心主血脉,阳气不足,血行不畅,故而心胸憋闷作痛;手少阴心经之脉直行上出腋下,循内臂,故痛引肩背内臂;心气亏虚,鼓动无力,心动失常,故而心悸不宁;阳气亏虚,温煦失职,故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舌淡暗,脉细涩而迟,均为心阳亏虚,心脉瘀阻之征象。

  关于本病病机,仲景提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下焦阴寒之邪上乘所致。杨牧祥老师认为,本病的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盖心主血脉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气条达,脾气健运,肾阳温煦等功能正常,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尤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又以血瘀多见。临床之证,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致使病情缠绵难愈。本例患者证属心阳亏虚,心脉痹阻,故治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方中瓜蒌、薤白、桂枝温阳化气,振奋胸阳,炙甘草、太子参、丹参、当归、川芎益气活血;郁金、姜黄、细辛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诸药配伍,共奏温阳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

  杨牧祥老师治疗本病常根据病情变化,在温阳活血之品中酌加茯神、远志、柏子仁等养心安神之剂,《灵枢·本神》所谓“心藏脉,脉舍神”,胸阳不振,心脉瘀阻,神无所舍,故本病多伴神志不宁,心悸不寐等症,可酌加养心安神之剂,既可起到标本兼顾的作用,又可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减轻心脏负荷,有助于病情恢复。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4067.html

相关推荐

创伤性关节炎的中药熏洗疗法

创伤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2例中,男性38例,女性 24例;年龄30~68岁;病程1~3年。临床表...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465

祛痰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痰为机体的病理产物, 随气升降, 流窜全身, 停 滞于脏腑、 经脉、 肢体为病。 祛痰剂是为痰证而设, 依据痰的性质不同, 分为清热化痰剂、 温化寒痰剂、 润燥...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280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每个季节更替时都会出现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以致于身体机能本来就低下人常常会感冒,在这里中医中药秘方网小编汇总了各类医书上治疗常见感冒的辩证用药,经常容易发生感冒...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040

汗疱疹:渗湿清热止痒洗方

汗疱疹是春秋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双手掌或手指侧面,初起为米粒至粟粒大小的水疱,呈半球形,疱壁较厚,稍高出皮肤表面,有分散或密集出现,肤色发红,手部多汗,自觉...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35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