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全国名老中医治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著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 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 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胃汤(太子参、麦冬、石斛)以润为降,反酸配刺猬皮制酸和胃。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62岁。患者近两月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偶有灼痛,泛酸,呃逆,伴咯痰黏稠,咯之不爽,口苦,舌红苔黄稍腻,脉滑。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中医辨证为痰热结胸,胃气逆阻。治以辛开苦降,清化痰热,润降胃气。处方:法半夏、瓜蒌、浙贝母、桔梗、苏梗、佛手各10克,黄连、旋覆花各6 克,刺猬皮15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分早、晚服。

二诊:胸骨后灼痛较前好转,但食入 后反酸,呃逆,胃脘疼痛,咯黏痰,咯之不 利,夜间休息差,舌淡红,苔黄少,脉缓。 中医证属痰热,气血不畅兼阴虚,治以清 化痰热,滋阴润降,行气活血。处方:法 半夏、蒲黄、佛手、麦冬、瓜蒌、五灵脂各 10克,太子参20克,石斛12克,苏梗8 克,刺猬皮15克,黄连、炙甘草各6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舌稍红, 苔薄白,脉沉细。再服二诊方加减调治1 月,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刀;:食管黏 膜未见异常。

三、良附丸配炙黄芪饴糖,温中补虚 治胃寒。

良附丸出自于《良方集腋》,由高良 姜、香附组成,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 附理气活血止痛,两者相伍共具温中散 寒、行气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 脘腹冷痛。炙黄芪、饴糖,取黄芪建中汤 甘温补中,缓急止痛主要配伍之效。四 者相伍形成配伍组药,用于治疗脾胃虚 寒,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舌 淡苔白滑,脉沉迟。若消化性溃疡属脾 胃虚寒者,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为 黄芪建中汤核心配伍,温健中宫之气,和 营卫;泛吐清水甚,加白术15克健脾气, 益智仁12克摄脾涎。

典型病例:刘某某,男,49岁。患者 5年前渐觉胃脘疼痛胀闷不适,曾在西 安市某医院做胃镜,诊断为胃溃疡。经 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时 轻时重。近日感胃脘喜温喜按,胀闷冷 痛,畏寒肢冷,食欲极差,不食不饥,体重 日减,乏困无力,强食过多则口吐清水涎 沫,大便稀溏,舌胖有齿痕,质暗,苔白, 脉沉细。临床诊断:胃溃疡。中医辨证:中 阳不足,寒凝气滞。治法:温补中气,散 寒开胃。处方:炙黄芪20克,党参、刺猬 皮、白芍各15克,饴糖30克(烊化),高 良姜、肉豆蔻、香附、檀香各10克,鸡内 金12克,砂仁(后下)、桂枝、炙甘草各5 克。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患者胃脘偶有隐痛,胀满不适,嗳气,纳食增加,但食量未及病前,舌质淡,苔白,脉沉弦缓。治法:温益中阳,健脾和胃。处方:炙黄芪30克,高良姜12克,香附、旋覆花各8克,饴糖 30克(烊化),白术、刺猬皮、木瓜、枸橘各15克,佛手10克,白蔻仁、炙甘草各 5克。14剂,水煎早晚服。

三诊:患者服药后,除饮食过饱后偶发胃脘胀满外,余无不适,纳食恢复正常,精神好转。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胃镜报告:浅表性胃炎(轻度)。黎远平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3763.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学的特征 辨证论治

编者按:中医学的特征之一,是辨证论治,而“证”所指代的内涵,决不仅仅是临床单一的症状群,它包括病因、病理、病位、病性、病势,即疾病的症结...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90

采用耳穴压丸法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我在1991年的一次体检时,发现患了糖尿病。经人介绍我施用耳穴压丸效果很好。因为耳压能调节脏腑功能,疏通气血,增强体质,促进全身新陈代谢,减少并发症。  耳穴压...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25

生姜外用治多病

生姜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除了具有调味作用外,生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除了服食生...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57

白花蛇脆蛇乌梢蛇治风湿病药膳

风湿病患者常因关节疼痛难忍影响食欲,但饮食营养若达不到机体需求又会影响身体康复。所谓“药食同源”,不妨通过食疗加以改善。其实生姜还可以与...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75

中医治“暑温”小儿夏季热

小儿夏季热,属于中医“暑温”的范畴,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地区小儿多见病之一。其主要临...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7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