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千古名方 半夏泻心汤治浅表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胃病的千古名方,紧紧扣住了慢性胃病的主要环节,临床疗效显著。笔者首先简述一病例如下。

  赵某,女,50岁。患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余年,间断发作,间断治疗,近日发作频繁,症状加重,遂前来就诊。

  刻诊:上腹部、胸骨后烧灼,返流频繁,胃脘疼痛,压之更甚,喜暖;大便微溏。舌尖红,舌苔白微厚,右关尺沉弱。

  辨证:胆腑郁热,胃脘寒滞,脾肾阳虚。

  处方:黄连3克,黄芩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甘草4克,竹茹12克,炒枳实12克,干姜(捣)6克,党参12克,大枣4枚(撕开)。5剂。

  患者服药自觉烧灼感大减,胃痛显减,偶尔还会有轻微胃痛、烧灼,原方继服7剂而愈。

  在此,笔者想浅析该方结构,以助对胃病病机的深层认识。半夏泻心汤实际上由三组药组成:一是黄连、黄芩清胆泄热;二是法半夏、干姜和胃气,散寒滞,辛开导滞止痛;三是党参、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可以说是紧扣“胆、胃、脾”三个环节,靶向用药,目标明确。

  对于慢性胃病病人,绝大多数都是寒热并见,虚实夹杂,很少有纯寒纯热的情况。往往既有口干口苦、咽部充血,胃脘烧灼,舌红,胃黏膜充血、糜烂、水肿等热象;又有胃脘怕凉、喜按、疼痛等寒象。笔者认为,“热在胆腑,寒在胃腑,虚在脾脏”,集中反映了本病的基本规律。

  浅表性胃炎病人多见舌苔厚浊,笔者常把“法半夏”扩充为温胆汤,增强和胃化浊之力;把“干姜”丰富成干姜、香附、川芎,增强辛开、化瘀、止痛之力。

  教科书中说本方的特点是“辛开、苦降、甘调”,但笔者一直觉得这句话太空泛,不好理解,落不到实处。后来感觉豁然开朗了,这不正是“辛开胃滞(法半夏、干姜)、苦降胆火(黄连、黄芩)、甘调脾虚(人参、大枣、炙甘草)”吗?理解到这个份上,再到临床心里就有了一种踏实感,使用本方便有了把握。

  在临床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胆热、胃滞”仅仅是本病的“标象”,当这些问题解决了之后,最后一环是健脾、补肾、扶正气,只有走到这个环节,把机体的“本”培植好了,才能有远期的疗效保证。

  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有“局部”和“整体”的观念,知道治疗最终要走向哪里,这对于一个中医来说很重要;否则只会在表象上觅觅寻寻,来来回回,终因找不到最后的归宿而无法收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3458.html

相关推荐

乳腺增生外治有招

药物:天麻适量。取穴:神阙穴(肚脐)。方法:将买来成块的天麻打成粉,每次取适量的天麻粉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点评:天麻...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234

我有三个经验方

我今年已79岁了,在这几十年中总结了三个经验方想告诉各位读者。唾液 四十岁以前患胃溃疡, 胃反酸非常严重,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就是治不好。在某刊物上登载唾液治各种...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3194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09

用公鸡肠饼治多例小儿遗尿均有特效

配方及用法:用公鸡肠一具,剪开洗净焙干,碾碎与250克面粉和成面团,加油盐,烙成小薄饼,一顿或几顿食完。可治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多尿等症。  百姓验证:新疆伊宁...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359

张仲景巧除沈槐心病

东汉时期,南阳有个誉满全城的名医叫沈槐,由于年近六旬无子嗣,慢慢地忧虑成疾,从此也不去为病人诊治疾病了,整天闷闷不乐、神志恍惚。家人请遍当地名医,均不能减轻他的...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76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