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治疗炎症性肠病补运结合健脾方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分会名誉主任。从医50余载,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孟河医派名医张泽生教授近20余年,尽得薪传。作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较全面地继承了徐景藩教授的学术经验。在脾胃病理论、临床和科研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临证注重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擅长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

  组成


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炒山药15克,炒薏苡仁15克,云茯苓12克,炒建曲12克,煨葛根10克。

  功能


益气健脾,化湿止泻。

  主治

适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属于脾虚湿盛证。也可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术后综合征等属于脾虚湿盛型病症。

  方解


本方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炎症性肠病;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饮食难消,清浊不分,故见饮食不化,肠鸣,泄泻,大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湿困中焦,气机阻滞,故见嗳气,脘腹胀满等;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机体失于濡养,故见四肢无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舌淡,苔白腻,脉细或濡等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方中太子参、炒白术、炒山药为君,益气健脾,扶正固本。炒薏苡仁、云茯苓、炒建曲为臣,燥湿运脾止泻,使补而不滞;《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煨葛根为使,使清气升而浊气降。药用炒过之品,补气健运脾胃、燥湿止泻之力优增,使脾气充足而其功可用,湿气去而泄泻自止。此方化裁于名方参苓白术散;全方仅七味,共奏补运脾胃、燥湿止泻之功。

  加减


脾虚湿盛型炎症性肠病,也会兼夹气滞、食积等之不同,日久又可化热伤阴,脾阳虚弱,肾阳不足等,故应综合辨证,药随证转,灵活变通。如见饮食不化,不思饮食,肠鸣腹痛,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者,加焦山楂、炒谷麦芽等消食开胃,健脾止泻;如见胃脘胀满痞闷,恶心呕吐,肠鸣下利,不思饮食,舌苔黄腻,脉滑等寒热错杂者,则合散结消痞、和胃降逆之半夏泻心汤加减;如见胁肋疼痛,情志不舒则泄泻加重,肝郁脾虚者,可合疏肝健脾之痛泻要方化裁;如见肠鸣腹痛,里急后重者,加煨木香、黄连以清化湿热,理气止泻;大便夹黏液者,加马齿苋、仙鹤草清利肠道湿热;湿热较重,血败肉腐,大便夹有脓血者,可加凤尾草、败酱草、白头翁、地榆、蒲公英等清热解毒利湿之品;如见肛门坠胀,大便不尽感等中虚气陷证,加黄芪、荷叶、升麻,择补中益气汤之义;如见四肢不温,畏寒喜暖,泻下清水等脾阳不足者,加干姜、桂枝等温补脾阳;如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五更泄泻等肾阳虚衰者,加补骨脂、附子、炮姜、五味子等合四神丸之意温肾壮阳,涩肠止泻;久泻滑脱不尽,又可酌加石榴皮、诃子肉、罂粟壳等以涩肠止泻,罂粟壳用量宜轻,每剂5克,连用不可超过两周。(铉力整理)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3365.html

相关推荐

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清热、益气、生津。主治伤寒、温病、暑病气分热盛,津气两伤,身热而渴,汗出恶寒,脉虚大无力;火热迫肺,上消多饮者。白虎加人参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虎加人参汤的秘方制作方法,白虎加人参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清热、益气、生津。主治伤寒、温病、暑病气分热盛,津气两伤,身热而渴,汗出恶寒,脉虚大无力;火热迫肺,上消多饮者。欢迎大...

VIP秘方 2025-09-10 0 952

治骨性关节炎 蠲痹汤

组成熟地15g,肉苁蓉l0g,骨碎补15g,淫羊藿15g,当归10g,白芍20g,生黄芪15g,甘草6g,牛膝10g。  功效补肾益气,强筋壮骨。  主治骨性关...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54

治疗感冒的偏方27

紫苏、荆芥穗各15克,芦根2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连服5-7天。 [适应证]预防流行性感冒。...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68

萧贤忠治疗乳痈经验举隅

乳痈, 痈肿之发于乳房者, 即现代医学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痈, 肿也。从病雝声”[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5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