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胸痹心痛 温阳通脉理气止痛法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主要病因有胸阳衰微,寒凝心脉;气血瘀滞,心脉痹阻;脾湿生痰,闭阻胸阳;气血不足,心脉失养等因素。治疗多从温阳散寒、理气化瘀、健脾化痰、补气养血等法论治。陈宝贵认为寒、虚、瘀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病胸痹心痛者,多年过半百,此时病者躯体阳气渐衰,正气渐虚,胸阳亦是如此,以致痰浊、寒凝、瘀血阻于胸中,或气、血、阴、阳亏虚,胸中脏腑失养,终致胸痹心痛的发生。治疗时,陈宝贵多从仲景瓜蒌薤白类方、血府逐瘀汤、生脉饮合丹参饮、二陈汤等方药加减,收到了不错的疗效。以下是几则医案,供同道参考。

病案

温阳通脉 理气止痛法

张某,男,61岁,2004年12月6日诊。

患者间断胸痛胸闷5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此次患者3天前胸痛再次发作,自服丹参滴丸,症状未见缓解,兼有胸闷,气短汗出,四肢发凉,舌暗淡,苔白,脉沉弦。

证属:阴寒凝滞,心脉痹阻。

治法:温阳通脉,理气止痛。

处方:瓜蒌15克,薤白10克,桂枝10克,元胡10克,檀香10克(后下),丹参20克,砂仁10克(后下),细辛3克。7剂,水煎450ml,分早中晚三次饭后温服,日1剂。

二诊(12月13日):3剂后症大减,7剂服完后胸痛胸闷消失。原方又取7剂。

三诊(12月20日):药后诸症失,脉弦减。又取14剂。

药后半年回访未复发。

按:《诸病源候论·胸痹候》巢氏曰:“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类证治裁·胸痹》林氏曰:“喻嘉言曰: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以上两说阐明胸痹成因乃胸阳先衰,而后寒邪乘之。所以,温阳通脉法为治疗胸痹心痛重要治法之一。此案患者胸闷胸痛,气短汗出,四肢发凉,加之舌暗淡,苔白,脉沉弦,可诊断为阴寒凝滞,心脉痹阻证,故治疗以温阳通脉为主。方中薤白、桂枝、细辛温通心阳;瓜蒌涤痰散结;元胡、砂仁、檀香理气止痛,另外,元胡还有活血之功;丹参补心养血。纵观全方有温阳通脉、理气止痛之功效。辨证准确,用药恰当,患者共服近30剂而病愈。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1342.html

相关推荐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张仲景巧除沈槐心病

东汉时期,南阳有个誉满全城的名医叫沈槐,由于年近六旬无子嗣,慢慢地忧虑成疾,从此也不去为病人诊治疾病了,整天闷闷不乐、神志恍惚。家人请遍当地名医,均不能减轻他的...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760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72

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

关于细辛的作用和用量,历来一直有不同的见解。本人在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对其利窍散痰行滞的作用有一定体会。 治疗经过 陈女,60岁,2008年4月1日...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628

参芪地黄汤治痛风验案

莫燕新,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40余年,擅长治疗急、慢性肾炎,男性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25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