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治疗一例小儿湿温高热伴咳嗽的病历



近日治疗一例小儿湿温高热伴咳嗽的病历,令笔者感慨良多。


回顾整个治疗过程,笔者曾先后使用小柴胡合麻杏苡甘、麻杏甘石汤,柴芩三仁汤,小柴胡颗粒兑藿香正气水贴肚脐,连花清瘟胶囊,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合葛根芩连、麻杏甘石汤,柴平汤,柴胡陷胸汤,千金前胡汤等方加减。


其中,退烧最有效的是柴芩三仁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合葛根芩连、麻杏甘石汤,止咳最有效的是柴胡陷胸汤加陈皮、杏仁、冬瓜仁和千金前胡汤。


因对病机、方证、药症及药量的把握尚不够精准,加上今年运气与十二年前“非典”流行时期运气相似、湿温邪气较盛,故本例小儿湿温高热“当仁不让”成为笔者悬壶以来遇到的最为缠手的一例。


湿温之治,古人虽云“渗湿于热下”,使之“不与热相搏”,则“其势必孤”,但真正从临证中来看,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回过头来总结整个治疗经过,笔者的体会是:湿温之证,固然要渗湿清热,但更为重要的,却是要“保胃气,存津液”。


无论外感湿温之邪,还是湿热邪气内生,都应于“胃气”与“津液”上着眼——唯有胃气充足,所入之饮方能化为津液,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并抵御外邪入侵,否则,必继续生湿成痰,进而化热,形成湿热痰饮胶结难解之局面。


同时,渗湿清热之余,亦应当时时观测体内津液存量之多少,否则,湿温虽愈,但津液大伤,便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矣。


今列出诊治过程中所用方剂,供诸位同仁参考,并请诸君以笔者为前车之鉴,在近期治疗小儿湿温高热时,别像笔者一样走那么多弯路,帮助更多的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治疗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令笔者记忆犹新——当孩子发烧已三日仍起伏不定时,孩子的妈妈拿到方子后含着眼泪对笔者说:“看孩子这么烧真的心疼,如果生病能够代替的话,我情愿发烧的是我。”



身为一个医者,笔者为自己医术不精、不能迅速有效地帮助患者而感到愧疚,并更加深感自己肩上责任之重大,而不敢在日后的临证与学习中有丝毫懈怠。


医者艺也,艺出于心。人们常说:重证炼艺;其实,更炼心。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9922.html

相关推荐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5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牛黄小乌犀丸治疗诸风筋脉拘急,手足麻痹,语言謇涩,口面斜,心怔恍惚,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肢节烦疼;及中风瘫缓,暗风痫病,肾风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腰脚,沉重疼痛;妇人血风,头旋吐逆,皮肤肿痒,遍身疼痛。牛黄小乌犀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牛黄小乌犀丸的秘方制作方法,牛黄小乌犀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诸风筋脉拘急,手足麻痹,语言謇涩,口面斜,心怔恍惚,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肢节烦疼;及中风瘫缓,暗风痫病,肾风上攻,面...

VIP秘方 2025-10-29 0 200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