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外感第一要药麻黄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二经,具发汗,平喘,利水之效,可广泛运用于外感、咳喘、心肾等诸疾。因其有他药不可替代之作用,尤在外感病的治疗中又有“第一要药”之誉。

  贵州名医石恩骏认为,麻黄一药,因其辛温质轻,轻扬上达,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故多种外感每可随证而选用之。如外感风寒,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咳嗽,喉痒,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可选用《伤寒论》之麻黄汤,常汗出诸证立解;外感风热之表实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咳嗽,咽燥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等,临床习选银翘散类方以辛凉解表、苦寒清热。然石恩骏通过观察认为,本方疗效常常欠佳。究其原因,在于本方虽有辛温之荆芥、豆豉,然少辛温发散、透邪外达之力度,故临证用之,多发热难退,诸证难解。此际若更以麻黄,疗效倍增,惟作此用时,量不宜大,仅需3~5克即可。又如风寒束表,内有郁热之表寒内热证或表邪化热入里,壅遏于肺之咳喘证或阳虚感受风寒或内有痰饮,外感风寒等,可予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等方,往往收一剂知、二剂已之效,各方中麻黄殆取其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之效。然临床不少医者,见上述诸证,不辨寒热虚实,多识其标,难识其本,故疗效多不佳,实以为憾!如在风寒表实证之治疗中,每见发热,动辄清热解毒之品投之,全不知发热为标,本质属寒,结果大量苦寒药物杂投,凝滞气机而冰伏难解,疾必难愈焉!

  [病案举例]

  刘某,男,35岁,农民。一周前淋雨后出现恶寒发热,咳嗽,流清涕,无汗,头痛身疼。前医因患者有发热,即予银翘散投之,病转剧,延诊于石氏。舌苔薄白,脉浮紧。此典型风寒表实证,予麻黄汤投之。处方:麻黄5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甘草5克,水煎服。二剂汗出热退,余证亦解。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9528.html

相关推荐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1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4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乳腺增生外治有招

药物:天麻适量。取穴:神阙穴(肚脐)。方法:将买来成块的天麻打成粉,每次取适量的天麻粉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点评:天麻...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23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