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药融入防治糖尿病全过程

11月6日上午,已逾古稀之年的张大爷乐呵呵地走出厦门市思明区莲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门。因患糖尿病,张大爷长期以来便秘严重,每天得用两三支开塞露维持排便,苦不堪言。自从接受了中医治疗,张大爷现在每天都能正常排便,血糖也稳定了。
自2013年起,厦门市推行“中医专家下基层”,要求“中医专家带病人下社区、下基层带徒弟”,张大爷正是在这一活动中结识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杨光,她告诉记者,初识张大爷时,他的状态很不好,而现在张大爷的病症日渐减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厦门市在如今推进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下,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监管逐渐由大医院向基层转移,让中医药全程参与,用简、便、廉、验的优势为糖尿病治疗强基固本。
中医药改善糖友生活质量
“以前的糖尿病治疗与基层是脱节的,病人一出院,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厦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杨叔禹认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日常监管与调理必不可少,甚至是重中之重。调理,正是中医药发挥优势、大可作为的领域。
2014年,厦门市组建了由大医院的专科医师、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组成的“三师”团队,共同管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市中医院与其下辖的社区医联体之间搭配的三师团队,突出了中医类别医师的特色。使社区的中医师既是全科医师,又优于全科医师。
杨叔禹说,糖尿病治疗如果过分注重指标,未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医是“小全科”,在全面改善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作为。
72岁的黄女士有着20余年的糖尿病史,糖尿病引发的手足末端麻凉痛一直困扰着她。今年6月,黄女士听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对糖尿病并发症,自主研发了平堂系列方1至5号中药制剂,其中就有用于手足麻凉痛的方剂。黄女士用药一周之后,手足症状大大缓解。她的主治医生、内分泌糖尿病科中医师苏伟娟介绍,对于神经功能下降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及、口干、腹泻、便秘等并发症,西药加之中医辨证论治在基层越来越得到认可。
现代科技验证古方疗效
糖尿病并发症是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杨叔禹发现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大有可为,他和研究团队把目光投向古代典籍,改进“当归补血汤”和“当归四逆汤”两个古方,加减制成“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分别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动物实验,检验其疗效验证其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
为证明两个方子切实有效,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进行了长期的临床观察。2010年至今,研究团队在不断分析、总结其临床疗效的基础上,也在持续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身上做了一系列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利实验依据,证明当归补血汤加味方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
“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复方,非常值得挖掘。”杨叔禹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用现代科技手段去验证,让世界认可中医药是伟大宝库不断地深入挖掘,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解决目前诸多医学难题。”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7850.html

相关推荐

经方治慢性前列腺炎验案

病例:患者,男,45岁。患者述少腹、会阴部胀痛不适半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先后用过多种抗生素,疗效不佳,今来院就诊。症见少腹、会阴部胀痛不适,甚则...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19

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

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瘿病”范畴,是以颈前喉结两侧肿大结块逐渐增大、缠绵难消为特点的一种病证。《诸病源候论》云:“其在颈绕喉而...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29

突发面瘫发汗妙治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认为致病 原因多由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 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 而发病。患者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 面部肌肉瘫痪,不...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97

治疗针眼偏方

偏方  生了麦粒肿 (偷针眼)切勿用手去挤压,或用针挑拨 。可用 30 厘米长的细麻线, 绕扎紧生麦粒肿一边的中指第 二节中部,扎 6-8 小时后解开即可。  ...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01

血瘀型高血压病的药膳调治

临床上发现,一些血压难降的高血压 病患者,是由于气血瘀阻,血脉不畅引起 的,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血压持久不降,伴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舌质暗紫, 脉涩,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0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