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费伯雄 传承至今的孟河学派创始人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田一笑

  费伯雄,江苏孟河镇人,是传承至今的孟河学派创始人。《清史稿》有云:“清末江南诸医,柏雄最著”。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费伯雄几乎为所有的清末名人都治过病,从江南督帅向荣、两朝帝师翁同龢到大家耳熟能详的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等,不仅是当朝大臣,据史料记载他还曾治好过道光帝的失音症和皇太后的肺疾。
  在被道光帝两次嘉奖,并称其为“活国手”后,费伯雄的医名也随之响遍神州大地,据说每日来孟河水乡求医治病的船都能把河道塞满。虽然红极一时,费伯雄却依然不忘初心,治病做人都讲究要回归醇正。
  “醇”,就是用药醇,即用药要“在义理之得当,而不在药味之新奇”。当时的医学界崇尚“炫异标新”,不管病人得了什么病,医生们总是喜欢开一些偏僻的药方和新奇的药材,以此来加快病人治疗的进程并显示自己渊博的知识。其实这种方法很少能治好病,通常情况下只会加重病人负担,若是再遇上庸医不知药性胡乱开方,病人就危在旦夕了。费伯雄将这种追求奇效的行为痛斥为“欲求近效,反速危亡”,他在《医醇剩义·自序》中写道:“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他又补充道,平淡之法并不是不变之方,而是要用切合实际,针对不同病因,灵机应变,方能显效。
  “正”,就是医风正。面对当时医学界急功近利的风气,费伯雄大声疾呼:“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弟子行医治病要换位思考,怕后世忘记,他就又在所写的《医方论·自序》中重申了这一点,“我若有疾,望医之救我者何如?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利心淡则良心现,良心现则畏心生。”
  现在来看,费伯雄的醇正思想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希望医生们在治病救人时要守住本心,不忘初心,担起救死扶伤的重责。(湖北 田一笑)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683.html

相关推荐

抓住中医养生学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不断升温的中医养生热潮充分反映了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和了解中医养生常识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这些追求和愿望相背离的现象,如某些伪中医...

养生秘方 2025-10-21 0 1629

古代医学“儒家小道”

医生一直是白衣天使的象征,治病救人,妙手回春,在当今社会地位很高,备受尊敬。可在古代,医学一直被视为“儒家小道”,成不了大器,学医通常是...

养生秘方 2025-10-07 0 2521

中医援助马来西亚 德为基学为本文为养

应马来西亚卫生部邀请,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委派,上海市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首次对马来西亚派驻医疗专家,主要任务是为马来西亚沙巴...

养生秘方 2025-10-07 0 1643

朱师《劝学篇》记录

古有荀子《劝学篇》,留下了“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千古格言。朱良春老师也有一《劝学篇》,那是1981年春,我参加省卫...

养生秘方 2025-10-06 0 1103

中医师学中药 中药师学中医

从长远的角度和中医发展自身规律出发,建议有关部门能建立医药结合的双料人才培养机制,并打通行医资格,让药师拥有医师证,让医师拥有药师证,或者合用一证,做到能医者能...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307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