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清胃散治口周皮炎

  孔某,女,31岁,2010年8月13日初诊。口唇周围皮肤潮红,自觉干燥不适,痒剧月余。某院诊为口周皮炎,予派瑞松、赛庚定乳膏交替外搽,当时症状稍轻,如2~3日后不用上药,皮疹便呈现前状。查见除上述皮损外,触之有灼热感。述其近些天来口苦口渴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秘结。察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辨证:胃火炽盛,循经上熏所发。治则:清胃泻热,消炎止痒。清胃散加减:生地黄30克,当归12克,牡丹皮12克,石膏10克,黄连10克,知母12克,麦冬12克,天花粉10克,大黄12克(后入),竹叶9克,车前子9克,金银花15克,白鲜皮12克,地肤子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外用:苦参10克,白鲜皮10克,赤芍10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患处,每日数次,忌食腥辣之物。

  二诊:服药4剂后,口周皮损已明显由潮红转淡,触之稍有灼热感,痒症大减,口苦口渴症状明显减轻,二便正常。原方去石膏、大黄、车前子、竹叶,生地黄易为20克,当归、牡丹皮、知母、麦冬减为10克,续服6剂,停外用药。三诊:皮疹全消,诸症告愈,4个月后电话随访未发。

  本例口周皮炎,经用激素抗过敏止痒西药霜膏外搽,皮损暂时消退,但过后仍见反弹,除痒感较剧,皮损潮红,触之灼热外,兼有口苦口渴、小便黄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等症状。据症辨析属胃火炽盛,循经上熏所发。因经络循行是阳明胃经:“还出挟口,环唇。”故取清胃散化裁。方中生地黄、当归、牡丹皮、石膏、黄连、知母、麦冬、天花粉清胃泻热;大黄、车前子、竹叶、甘草导热下行;白鲜皮、地肤子止痒;金银花消炎。药症合拍,而收全功。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6046.html

相关推荐

胃溃疡吃什么食物好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既不苦口,又不伤肤,取材便利,简单易行,疗效显著,以下介绍几种溃疡病的饮食疗法。  (l)新鲜猪肚一只洗净,加适量花生米及粳米,放人锅内加水同煮。煮熟后...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319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3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防治老寒腿 保护骨关节

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老寒...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735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