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刘启廷方用活血祛风汤局部治面瘫

  面瘫为春季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称为“面神经麻痹”,民间称之为“嘴眼歪斜”、“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可导致患者面部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和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给患者造成躯体和心理双重压力。

  面瘫属中医中风之中经络、面瘫范畴,在古代文献中称为“卒口僻”、“口目僻”、“口?”、“口眼?斜”等。中医学认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阳经易受外邪侵袭,又风属阳邪,为百病之首,具有向上、向外散发的作用,所以风邪伤人易侵犯人体的高位(如头面和肌表)。如《灵枢·经筋》所云:“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一·风病诸侯》亦云:“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表明外感风邪是引起面瘫的主要诱因,这与临床发病病例多因受风、受凉引起一致。

  刘启廷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根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入侵面部经络,气血阻滞,经脉失养,以致局部肌肉弛缓不收。病变部位虽然在颜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肝脾二脏,因肝应春季,为刚脏,而风气通于肝,肝主动主升,发病则易动风,《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风等,均可造成面瘫的发生;脾应长夏,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若脾虚气弱,气虚卫外不固,虚易招风;又运化失司,痰湿内阻,痹阻络经而致面瘫发生。由此可见,虚风内动、气血不和是发病的基础,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外侵,是发病的诱因。故治疗宜活血祛风,化痰通络,方用活血祛风汤为基础,并辅以局部治疗。

  方药组成:当归15克,川芎15克,荆芥15克,天麻15克,制南星10克,白附子15克,全蝎10克,白僵蚕10克,陈皮15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药渣趁热外敷患处。治疗期间要求患者避风寒、戒忿郁、饮食清淡。

  功用:活血祛风,化痰通络。

  组方依据:面瘫,俗称“口眼歪斜”,或“吊线风”。属于西医的颜面神经麻痹,多数病人在晨起洗漱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眼裂不闭,嘴角歪斜,不伴有肢体偏瘫的症状。病因为气血亏虚,痰浊内生,风寒乘虚入侵,络脉受阻。治宜活血祛风,开窍通络。药用当归、川芎补血养血,活血祛风;荆芥、天麻、制南星、白附子祛风散寒,化痰开窍;全蝎、天虫、陈皮搜风止痉,散结通络;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消风、化痰通络之功效。

  加减运用:伴见口角多涎、苔白黏腻者,加半夏以燥湿化痰;颞颌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者,加白芥子以豁痰利气、通络止痛;颜面麻木、言语不利者,加蜈蚣以搜风通络;颜面浮肿、筋脉拘急者,加丝瓜络以解毒消肿、通络牵正;目翳、耳鸣者,加石决明以凉肝潜阳、清肝明目;大便干结者,加大黄通腑泻热。

  典型病例

  李某某,男,47岁,2012年5月23日初诊。

  患者主诉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三天。三天前晨起即感右侧面颊木胀不舒、动作不灵,照镜后发现右侧颜面瘫软,嘴巴、外眼角歪斜,口角流涎,言语不清,急诊来院,颅脑CT检查排除脑血管病变,西医诊断为周围性面瘫,予甘露醇、川芎嗪、维生素类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慕名求治于中医。刻诊见患者形体偏胖,情绪低落,右侧颜面部中度浮肿,患侧肤色发亮,前额皱纹消失,鼻唇沟平坦,眼裂扩大,口角、眼角下垂,鼓腮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时有口水、泪水流出,自述因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右齿颊间隙内,致使局部齿龈有灼痛感,口臭明显,食欲不振,溲黄便干。

  舌质红,苔白,脉弦细稍滑。

  依据舌脉症候,辨证为气虚湿阻,痰浊内生,气血失和,络脉失养。治宜活血祛风,化痰通络。方用活血祛风汤化裁。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5克,荆芥15克,天麻15克,制南星10克,白附子15克,全蝎10克,白僵蚕10克,陈皮15克,大黄5克,甘草10克。取药6剂,水煎二次,取汁混合,早晚分服,药渣添水再煮,先熏后热敷右侧颜面部。另嘱其多饮水,饭后用淡盐水漱口致口腔内无残渣,汗后避风,忌食辛辣、煎炸油腻食物,保持情绪稳定。

  2012年5月29日二诊:患者右侧面部浮肿略有改善,鼓腮吹气较前有力,面部有轻微木胀不适感,食欲增加,大便通畅,复感右侧耳前关节进食时隐痛不舒,舌脉同前,辨证为气虚血滞,痰阻络窍,关节受损,予上方再加白芥子以豁痰利气、通利关节。取药6剂,依上法服用。

  2012年6月4日三诊,患侧口角、眼角下垂明显改善,面部肤色基本等同,自述患侧时有轻微灼热刺痒感,进食硬物时耳前关节不适感则加重,口内灼热及口臭消失。考虑患处灼热刺痒感为气血复行、络脉欲通之征兆,故效不更方,又予上方继续服用。患者按上方连续服用30余剂,面部表情肌群基本恢复正常,感觉自如。根据患者经常多量饮啤酒,加之运动量少,经常熬夜的不良嗜好,给予生活、饮食指导,经随访病损面容恢复正常。

  按:面瘫在中医学中是一种轻型的中风表现。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轻度者一般在一个月内恢复功能;中度者3个月至半年恢复;重度者不易恢复,往往并发有面肌痉挛。因此,面瘫的最佳治疗时间为发病第一周之内,早期治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病虽为血虚引起,但病初不宜速补,以防闭门留寇,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逐渐增加补气补血药,以利逐邪外出。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6042.html

相关推荐

吹喉化腐丹治疗喉痧。吹喉化腐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吹喉化腐丹的秘方制作方法,吹喉化腐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喉痧。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吹喉化腐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煅月石、煅中白、...

VIP秘方 2025-10-27 0 843

安神滋补方9

瘦肉、茨菰各60克,胡萝卜30克,素油45克,肉汤、酱油、黄酒、干淀粉、味精、盐各适量。肉顺丝切成片,加盐、黄酒、干淀粉拌匀;油温七成,先将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351

头面部疾病找“合谷穴”

《四总穴歌》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指人体面部及口部的疾病都可以找合谷穴治疗,《玉龙歌》也有“头面纵有诸般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366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2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