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面瘫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大多数是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引起,故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学的“口眼喎斜”、“吊线风”、“卒口僻”均属此范畴。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多数病例都有局部受寒、着凉的诱因,故一般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痉挛,使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而致病。面瘫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本病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迅速,在几小时至1~2天,面肌麻痹达高峰。如调治得当,持续1~2周可逐渐恢复;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以至于3个月不能恢复者,则会留下后遗症,故早期治疗非常重要。中医可以内外合治。

  内治

  一般分以下四种证型辨证论治:

  风痰阻络

表现为风痰阻络而偏于寒性者,以卒然口眼斜,舌淡苔白为证治要点。治宜祛风化痰止痉,方用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各5~9克,全蝎(去毒,生用)各等3~5克。水煎服。本方病属痰热及阴虚肝阳上亢者忌用,孕妇慎用。另方中白附子和全蝎均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

  气血两虚

表现为神疲乏力,容易感冒,气短汗出,纳减便溏,苔薄,脉细软等。治宜益气扶正,养血通络,方用益气养血汤:党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熟地2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桂枝12克,姜黄12克,鸡血藤30克,黄精15克,防风12克,细辛3克,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还少丸、通络丸口服。

  痰湿阻络

表现为头身困重,咯痰黄白,纳呆胸痞,苔腻,脉滑。治宜化湿祛痰,健脾通络,方用化痰汤:胆南星12克,白附子12克,天竺黄12克,半夏12克,陈皮12克,瓜蒌2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鸡血藤20克,丹参30克,红花12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地龙15克,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蛇胆丸、陈皮丸口服。

  肝风内动

表现为面赤眩晕,急躁易怒,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平肝息风,滋阴清热,方用天麻钩藤汤:天麻12克,钩藤30克,夏枯草15克,胆草12克,黄芩12克,代赭石30克,磁石30克,礞石20克,珍珠母30克,苦参12克,生地30克,丹皮12克,全蝎10克,地龙12克,水蛭12克,琥珀5克,蝉蜕12克,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通脉丸、天麻丸口服。

  外治

  牵正膏

白附子30克,防风30克,僵蚕20克,细辛10克,全蝎20克,白芥子20克,共研细面,每次用3克,醋调捻摊在小圆布上,贴敷于患侧下关穴,胶布固定,每贴3天,一般3贴见效。

  牙皂散

猪牙皂200克,研细末,取适量以陈醋调如糊状,涂于患侧颊车、地仓穴之间,每日换药2次,10天为1疗程。

  塞鼻散

枯矾、川乌、辛夷各等分,研末,加麝香少许,用纱布包如枣核大,左歪塞右鼻,右歪塞左鼻,2小时取出,每日3~4次。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6031.html

相关推荐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5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